끠
  • 首页
  • 为何选择我们
  • 产品
  • 解决方案
  • 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意普
    • 我们的优势
    • 新闻资讯
    • 关于意普

      • 公司简介
      • 企业文化
      • 发展历程
      • 合作伙伴
    • 我们的优势

      • 实力认证
      • 技术能力
      • 客户案例
    • 新闻资讯

      • 市场活动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达索月刊
  • 3DEXPERIENCE 平台

    • 3DEXPERIENCE® 产品组合
    • My 3DEXPERIENCE

    设计工具

    • 三维设计 SOLIDWORKS
    • 二维设计 DraftSight
    • 电气设计 Electrical 2D
    • 电气设计 Electrical 3D

    管理协作

    • 产品数据管理 SOLIDWORKS PDM
    • 项目管理 SOLIDWORKS Manage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ENOVIA
    • 大数据挖掘 EXALEAD OnePart

    仿真

    • 力学分析 Simulation
    • 流体分析 Flow Simulation
    • 注塑分析 Plastics

    制造/生产

    • 数控编程 SOLIDWORKS CAM
    • 基于3D模型信息标注 MBD
    • 质量检测 Inspection

    运营管理

    • DELMIAWorks
    • ERP集成开发
    • 无纸化系统

    营销销售

    • 图片动画渲染 Visualize
    • 3D交互式文档动画 Composer
  • 行业

    • 工业设备
    • 能源与材料
    • 高科技
    • 建筑、工程与施工
    • 基础设施、能源与材料
    • 家居与生活方式
    • 汽车与交通运输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生命科学

    客户案例

    • 广东锻压
    • 视源电子
    • 普拉迪
    • 卓诚科技
    • 技术支持
    • 咨询服务
    • 培训服务
    • 实施服务
    • 实施服务
    • 定制开发
    • 认证考试
    • 资源中心
    • 如何购买
    • 联系我们
    • 如何购买

      • 立即购买
      • 在线咨询

达索系统新闻月报_2023年7月刊

 

 

 

 

 

重大事件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审议通过《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草案)》,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随着前期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物价就业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同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等,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恢复进程。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会议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会议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要把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要加强科技创新评价标准、知识产权交易、信用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做好融资支持与风险防范,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发展较快,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将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有利于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要针对行业突出问题强化源头管控,划定监管底线,严厉打击以“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等非法金融活动。要加强监督管理和发展政策的协同配合,对不同类别私募投资基金特别是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差异化监管,抓紧出台促进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具体政策。

解读:国家5月发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走弱,如社会消费品零售5月同比增长12.7%,较4月回落5.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低于4月5.6%的增幅;1月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低于1月至4月的4.7%,为2021年初以来最低水平;16岁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上升至20.8%,较4月增加0.4个百分点,再创有纪录以来新高。这显示疫后我国宏观经济有所恢复,但恢复的态势还不够稳固。在此背景下,央行近期密集降息,通过货币政策提振中国经济。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即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反应。

 

 

 

宏观经济

 

● 2023年1-5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情况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36亿元,同比增长9.3%,比1-4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月回落5.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2%。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815亿元,同比增长4.0%,比1-4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1%。1-5月份,货物出口96214亿元,增长8.1%;5月份,货物出口19492亿元,下降0.8%。

 

● 2023年1-5月我国财政收支情况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692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851亿元,同比增长1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3841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国税收收入84774亿元,同比增长17%;非税收入14918亿元,同比增长4.5%。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821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3092亿元,同比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729亿元,同比增长5.7%。

 

 

 

 

政府动态

 

政策规划

国家政策

导读:6月,国家政策重点围绕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展开,主要政策有: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财政部等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工信部等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反映了在我国当前市场需求有所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来稳定经济。

●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

政策提出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充电网络,建设互联互通的城市群都市圈充电网络,建设有效覆盖的农村地区充电网络,积极推进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公共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大中型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快慢互补、智能开放,充电服务安全可靠、经济便捷,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完善,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财政部等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

公告提出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 工信部等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通知提出为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活动采取“线下+云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下主要包括启动仪式+优势地区系列巡展活动、特色地区示范活动,辅以各地主动开展的各项活动;“云上”活动由电商和互联网平台根据现场活动安排,搭建网络宣传专栏,开展“云上”促销、直播售车等活动,全程参与并持续开展新能源下乡活动,实现线下与“云上”的联动。活动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实施,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商务、能源主管部门做好协同支持;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积极参与,推荐适宜农村市场的先进车型,制定促销政策,建立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配合完善充电设施布局,推出充电优惠政策;各参与活动的电商、互联网平台,积极配合现场活动,开展网络促销,与车企合作举办直播售车或云上展销活动。

● 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引导企业强化质量设计和中试验证。引导企业建立“产品质量是由研发设计决定、加工制造实现、实验测试保障”的正确理念,重视从设计源头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加大质量投入力度,加强中试条件建设,增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中试能力,围绕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进行中试研究与开发,从小批量中试的设计定型阶段到放量中试的生产定型阶段,验证创新成果、原型产品的功能性能以及加工制造的质量与可靠性,加快产业化应用。推动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落实《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推动原材料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强化材料质量保障能力,遴选一批原材料“三品”典型案例。提升电子装备、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积极开展整机产品、零部件等对标验证,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验证与支撑保障服务平台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消费品“三品”行动,举办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推进大会,组织开展2023“三品”全国行活动,加快培育“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探索打造消费名品方阵,促进消费品升级迭代和品质提升,更好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推动基础电子、能源电子、汽车芯片等领域重点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水平提升,加快汽车芯片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在机械、钢铁、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深化实施产品质量分级评价,推动建立沿产业链供应链或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分级、应用分类的用户采信机制。

地方政策

导读:本期地方政策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显示出我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主要政策有:广东省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上海市印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江西省印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北京市印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 广东省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

政策提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构建“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为核心的新制造生态系统,实现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制造业企业“上云用云”,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制造业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提升工业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加快建设5G网络、光纤网络、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探索建设数据综合业务网。深入实施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计划,每年打造不少于1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等标杆。加快“5G+工业互联网”虚拟专网、行业专网建设,拓展工厂级、车间级、产线级应用,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标杆。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支持企业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依法依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低碳工厂、园区、供应链,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实施工业效能提升行动计划、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加快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升重点行业废水循环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

● 上海市印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政策提出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机器人应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实现4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面向工业场景加快部署5G专网、千兆光网、算力平台等,实现重点工业企业和园区“双千兆”网络全覆盖,建设民用航空等领域工业5G专网。用好“算力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购买算力服务。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制定“一厂一方案”,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不少于2万台。创新“智评券”,为企业提供评估诊断和改造升级等服务。建设新型智能制造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供需快速匹配的服务体系。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 江西省印发《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政策提出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分行业出台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支持分行业分领域打造标杆,每年培育一批智能工厂(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第五代移动通信)全连接工厂和两化融合标杆企业,在重点行业形成“一行业一标杆”。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西分中心建设“产业大脑”总平台,支持地方政府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产业大脑”,根据相关规定,按照项目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到2025年,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更加有效,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力争达到45%。数字化服务资源有效满足企业需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问诊实现全覆盖。推动1万家以上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3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形成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及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转型生态,为加快建设新兴工业强省赋能增效。

● 北京市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政策提出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打造智能驱动、产研一体、开放领先的创新产品体系。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整机企业链主牵引作用,打通上下游协同、软硬结合的创新链条,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面向医疗、制造、建筑、商贸物流、养老、应急、农业等领域重点需求,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开展一批“机器人+”应用示范,加快形成标志性场景、标志性服务、标志性模式和标志性业态。围绕机器人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等产业环节,加快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机器人产业要素配置水平,建立“资源统筹—创新协同—环境优化”的产业发展新生态。到2025年,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 河南省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

政策提出加强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开展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废弃矿井(洞)储能等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有机融合,鼓励电池头部企业在豫设立研发机构,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新型储能领域创新能力。鼓励设立市场化的新型储能科技创新基金,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储能企业纳入省天使风投创投基金备投项目库,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创投基金提供股权融资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储能前沿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项目配套储能规模达到470万千瓦以上,用户侧储能规模达到3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600万千瓦。

 

政府投资

● 前5个月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逾4100亿元 同比增长32.1%

今年1月至5月,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106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13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今年前5个月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人数120.9万人。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14680个,新增投资规模609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2785项、新增投资规模多1501亿元。今年前5个月新开工了吉林水网骨干工程、江西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等17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规模971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5项、总投资多252亿元。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能源项目计划总投资5373.13亿元

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广西能源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提出,2023年围绕广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实施,以输配电、核电、火电及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储能、光伏发电、风电、水电、油气及煤炭储运、充电基础设施和综合供能服务站等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输配电、电源、储能、油气及煤炭储运、充电设施等五大类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750亿元。根据《全区2023年能源项目投资计划表》,今年共开展288个能源项目,其中涉及输配电、电源、储能、油气及煤炭储运和充电基础设施5个类别的能源项目,项目总投资5373.13亿元。

● 福建省191个年度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公布,总投资1168亿元

福建省数字办遴选确定2023年度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191个,项目总投资11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0亿元。项目名单中,福州市项目数达55个,总投资311.8亿元,总投资占比约26.7%;莆田市项目数达10个,总投资227.7亿元;漳州市项目数达27个,总投资187.3亿元。

 

 

 

 

行业新闻

 

 

 

整车

● 2023年5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3万辆和23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7.9%。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8.7万辆和1061.7万辆,同比均增长11.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0.1%。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7.7%。

解读:目前受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我国汽车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国家近期出台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 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开工

6月15日,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在龙岗区开工建设。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集行政办公、研发、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世界显示度的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预计建成后将新增约6万个研发岗位。比亚迪储能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储能系统产能20GWh,研发人员超1万人,项目拟投资20亿元,预计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200亿元。

● 大众汽车国内最大科创中心落户合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经开区签署协议,宣布总投资近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项目落户合肥经开区。项目集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和采购职能于一体,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预计于2024年一季度正式投入运营,员工规模近3000人。

● 丰田用人工智能加速设计迭代

丰田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丰田已经开发出一种生成式AI技术,旨在帮助车辆在开发设计的初期就包含工程参数。借此,新车开发在造型上能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迭代,并最终实现新车开发的加速。丰田相关负责人表示,丰田团队仍处于将AI整合进完整的工作流程中的初期阶段。但这项工作是汽车公司将应用越来越广泛的AI技术应用到汽车业和产品中的最新代表。

 

汽车零部件

● 长城汽车将在泰国新设电池包工厂和研发中心

长城汽车泰国分公司总经理Narong Sritalayon表示,该公司将敲定在泰国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新电池包组装厂的计划,并考虑在泰国设立一个研发中心,研究电动皮卡。在收购了通用汽车的一家工厂之后,长城汽车于2020年正式进入泰国市场。目前,长城汽车在上述工厂生产两款哈弗混动车型并在当地销售。2021年底,该公司在泰国推出了欧拉好猫(Good Cat)紧凑型电动汽车。去年,欧拉好猫成为泰国最畅销的电动车型。

解读: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 及多地宣布禁售燃油车背景下,海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几年我国新能源车企纷纷加快出海步伐,国家相关部门也明确表示支持中国新能源车相关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厂,“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 采埃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厂在沈阳开工

6月13日,采埃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工仪式在沈阳市举行。项目计划生产、销售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三合一总成等产品。此次落户的采埃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新工厂位于浑南区,占地125亩,计划招收员工900名,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三合一总成,工厂首个配套项目预计于2025年3月投产。这是自2021年以来,采埃孚在华开工的第三家电驱动工厂。

● 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落户渝北

6月19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行业领先企业——大洋电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位于重庆渝北的前沿科技城。此次签约的项目,占地面积约110亩,由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在渝北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和研究院,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

● 总投资达102亿元,湖南规划产能最大储能电池生产基地落户浏阳

浏阳经开区与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举行项目签约活动,总投资达102亿元的30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浏阳,将建设全省规划产能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预计今年8月启动建设,2025年竣工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年缴税12亿元。

 

 

● 民航局:5月份民航国内客运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2.6%

5月份,航空运输市场延续平稳恢复态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1亿吨公里,环比增长4.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5169.8万人次,环比增长2.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8%。其中,国内客运规模比2019年同期增长2.6%;民航货运市场规模保持回升态势,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59.0万吨,环比增长8.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7%。5月份,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为8.2小时,与4月持平。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9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5次飞行。

● 美国再将31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涉及多家航空航天技术企业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在《联邦公报》刊登了一份定于6月14日发布的行政措施,准备将43家公司添加到出口管制名单,即所谓的“实体清单”。 43家公司中,31家实体的总部在中国、5家来自阿联酋、4家来自巴基斯坦、3家来自南非、2家来自英国等。其中包括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研究院、以及隶属于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上海海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航空工业沈飞启动基于流程的数字化体系构建

6月2日,航空工业沈飞召开“基于流程的数字化体系构建”启动会。沈飞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纪瑞东,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邢一新及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单位责任人,数字化转型项目团队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清晰要求,聚焦沈飞公司重点领域,以流程为基础,开展数字化体系顶层设计,规划全景路径,同步建立数字化治理和数据治理机制,培养一批数字化变革人才,固化一套数字化转型方法,全面推动沈飞数字体系建设,助推沈飞公司高质量发展。

● 航空发动机总部项目落户空港经开区

6月13日,无锡高新区首个航空发动机项目——尚实航空发动机无锡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签约,尚实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通用航空项目(民用类)两机专项获批企业中唯一的民营企业,此次尚实航空发动机无锡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签约落户空港经开区,总投资额超过5亿元,将建成年产能350台航空发动机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和交付产业基地,达产后预计实现年收入约20亿元,年缴纳税收超亿元。

● 南航、腾讯联合成立航空安全与仿真研究实验室并发布自研视景系统

在2023珠海飞行安全研讨会上,南航和腾讯联合成立“航空安全与仿真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将聚焦飞行安全防控研究、飞行大数据研究、飞行仿真、视景仿真等四大方向课题和应用研究,探索建设中国民航领域核心技术标准。大会还发布了基于南航虚像显示技术和腾讯自研游戏引擎技术共同打造的视景系统。该视景系统包含“虚像显示系统全套解决方案”,以及“超写实视景引擎”“智能化视景建模”两个国产工业级软件,实现了自研视景系统关键技术突破,项目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 1-5月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面增长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3年1-5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5月,我国船舶工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船舶企业收入利润持续改善。具体来看,1-5月,全国造船完工16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承接新船订单26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5%。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7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全国完工出口船14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承接出口船订单24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5%;5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08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9%。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5.1%、91.3%和91.8%。

● 中国首个“未来船舶联合研究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DNV集团旗下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中国首个“未来船舶联合研究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共同打造国际化技术创新合作平台。联合研究中心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并致力于海事数字化转型,围绕脱碳、数字孪生、智能船舶三个方向分别设立联合工作组,从推动航运业零碳排放和智能化出发,为满足航运业绿色和智能转型需求提出未来船舶的总体解决方案。

解读:当前航运行业逐渐形成低碳化、智能化的趋势,老旧船舶的绿色改造或更新和低碳、智能船舶的建造有望成为新的潜力市场。

● 中船动力与巴斯夫合作开发船舶碳捕集系统

6月13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与巴斯夫欧洲公司,在2023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正式签署关于共同开发船舶碳捕集系统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针对不同类型的船舶燃料和船舶动力系统,全面开展复合胺液用于船舶废气预处理、碳捕集的研究,共同开发具有性能优异、应用场景广泛、经济可靠等特点的船舶碳捕集系统。据悉,中船动力计划在今年完成废气清洁、碳捕集与封存系统的验证并取得船级社认证,进一步探索船舶碳捕集系统的产业化。

● 中船集团收购德国大众旗下燃气轮机业务

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有限公司与德国MAN Energy Solutions签署资产购买协议,收购其燃气轮机业务。龙江广瀚是中国船舶703所专门从事中小型燃气轮机产业的子公司。本次交易的卖方MAN隶属于德国大众集团,为全球著名的发动机及涡轮机械供应商。龙江广瀚此次收购了MAN燃气轮机业务的完整价值链,包括位于德国奥伯豪森和瑞士苏黎世的两个产品中心,研发、服务和销售团队及所有相关业务。收购完成后,欧洲的研发和服务中心成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

 

 

● 5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809台 同比下降18.5%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5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809台,同比下降18.5%,其中国内6592台,同比下降45.9%;出口10217台,同比增长21%。1-5月,共销售挖掘机93052台,同比下降23.9%;其中国内44933台,同比下降43.9%;出口48119台,同比增长13.9%。

解读:5 月挖掘机内销符合预期但仍旧疲软,出口销量超预期。工程机械为一带一路核心板块之一,2023年1-4月,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的65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5亿美元,同比增长9%,“一带一路”成我国经济向外发展的突破口。2023年,中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工程机械海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 总投资16亿元,中联重科西部首个“灯塔工厂”落地重庆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重庆两江新区的随车起重机智能制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联重科布局西部的首个起重机“灯塔工厂”正式“起航”。此次开工建设的随车起重机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350亩,每年制造超2万台高性能直臂式随车吊和折臂式随车吊。全厂设有产线22条,共采用各类机器人200余台,平均每15分钟下线1台随车吊。同时,该厂采用智能化立体库存储,物料空中输送,智能设备可实现100%实时数据采集。

● 柳工交付全球首台5G无人装载机!目前其纯电动装载机占有率领先市场

5月28日至30日,柳工举办第三届全球客户节。活动期间,柳工向客户交付了全球首台5G无人装载机,同时有25台电动装载机发往客户项目地。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曾光安在活动中介绍,目前柳工是唯一能够为工程机械和矿山应用领域,提供全套电动设备解决方案的公司,柳工电动设备已在中国、东盟、欧洲、北美和印度成功推广应用,其纯电动装载机占有率领先市场。

● 伊之密吴江工厂新项目奠基

伊之密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年产智能节能注塑机1000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吴江开发区举行。伊之密吴江生产工厂“年产智能节能注塑机1000台项目”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主要用于大型二板注塑机、立式注塑机、机器人集成系统等研发和生产。

● 华为成立机器人公司

华为在东莞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极目机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8.7亿元人民币。东莞极目机器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和自动化等领域提供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作为华为投资的子公司,东莞极目机器公司将承接华为的技术优势和技术资源,并积极探索和挖掘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新发展方向和趋势。

● 山东重工与中国电信深化战略合作,打造高端装备行业数字化标杆

山东重工集团与中国电信集团在北京举行深化战略合作座谈交流和“同心云”二期项目意向签约。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表示,希望双方将战略合作做实、做深、做大,加快山东重工“同心云”建设,共同打造我国高端装备行业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行业可复制的数字化标杆,并不断探索全球化合作。

 

 

● 工信部:1-4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

1-4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低4个和1.7个百分点。4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4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31万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营业成本3.80万亿元,同比下降3.9%;实现利润总额861.6亿元,同比下降53.2%,较一季度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较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

● 重庆市政府与海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15日,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海信集团董事长、总裁贾少谦一行,并见证重庆市政府与海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胡衡华说,希望海信集团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助力重庆构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业生态,拓展汽车电子、新型显示、精准医疗等领域合作。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企业在渝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小米空调与松下达成战略伙伴关系

6月13日,北京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小米集团大家电空调部正式与松下空调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空调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等建立资源共享。目前,小米和松下已经开展了多个项目的合作,包括已经上市的小米“巨省电”系列空调,也包含由双方联合开发的新风空调产品,后续还会覆盖更多家电产品线。

● 四川长虹:AI大模型落地应用 “长虹超脑”开启公测

据四川长虹介绍,长虹电视部分产品已搭载“长虹超脑”人工智能系统,正式面向用户开启公测。"长虹超脑”是依托多模态交互、语义理解及意图识别、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的人工智能超脑系统,以数字形象“长虹小白”的形式与用户交互,执行指令,并实现用户意图。由此,“长虹超脑”能感知、能理解、能学习,可应用于生活百科知识,学习教育辅助,文档创作生成,甚至图片设计等专业领域及个性化服务。基于AI大模型,长虹将进一步赋能电视在影音娱乐、学习辅导、家庭健康、知识百科、智慧办公等领域提供更强大的用户体验。

解读:家电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系统是对智能家居交互方式的升级,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以及用户的使用黏性,有望突破家电市场规模触顶的困局。

 

 

● 国家能源局: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

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第二产业用电量49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用电量1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前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5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 华能水电拟584亿投建西藏水电站项目

华能水电拟在西藏地区投资建设水电站项目,项目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12.81亿千瓦时,工程总工期132个月(不含筹建期),按2022年三季度价格水平计算,工程总投资583.81亿元。华能水电表示目前项目已于今年4月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目前项目技术可行,各项条件已基本落实,项目风险可控,已具备项目投资及开工建设条件。

解读: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持续加速推进,2022年全年新增核准48座抽水蓄能电站,超过“十三五”时期全部核准规模。近期,国内多个抽水蓄能项目迎来密集核准落地,中国抽水蓄能发展的脚步进一步加快。

● 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南宁揭牌成立

6月2日,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南宁正式揭牌成立,广西能源集团由广投集团旗下广投能源集团改革更名成立。广西能源集团注册资本60.97亿元,统管企业105家,其中控股上市公司1家,截至2022年底资产总额超500亿元,是广西最大的地方能源企业,位列中国能源企业500强第23位。电力参控股装机容量约占广西总装机容量50%,是广西最大的地方能源企业,并连续多年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形成集水电、火电、核电、电网、天然气等支柱能源为核心,风能、太阳能、储能等新能源为重点的多元化大能源产业格局,业务遍及华南、西南、华中等国内区域。

● 总投资超450亿元,全球建设规模最大光伏生产基地在陕西开工

6月15日,隆基绿能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452亿元,预计可实现每年发电约1330亿度。隆基绿能是全球知名光伏行业领军企业,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本次开工项目是隆基公司全球建设规模最大、产能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光伏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带动就业1.5万人。

● 中煤集团首个百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

中煤集团首个百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中煤哈密一通道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在新疆哈密市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第二批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46.96亿元,配套新建新能源1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80万千瓦,光伏装机20万千瓦。项目拟建设160台单机容量为5.0MW的风电机组,直流侧光伏组件装机容量为243.0MWp,配套建设两座220千伏升压站,一座500千伏汇集站,年均发电量达23.7亿千瓦时。

● 中国石化与百度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石化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深入石油石化行业核心业务场景,在六大领域展开合作。具体内容有行业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新业态,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大模型等新技术创新,智慧营销。双方还将在供应链、汽车、保险、生活等服务板块开展合作,探索利用AIGC、数字人等技术,助力打造中国石化智慧传媒平台。

 

 

● 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2%

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5701亿元,同比下降7.2%(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34809亿元,下降6.4%。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64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3%。商品房销售额49787亿元,增长8.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9%。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5958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国内贷款7175亿元,下降10.5%;利用外资13亿元,下降73.5%;自筹资金16267亿元,下降21.6%;定金及预收款19878亿元,增长4.4%;个人按揭贷款10354亿元,增长6.5%。

● 中国能建与沙特阿尔朱美亚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中国能建与沙特阿尔朱美亚控股集团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沙特、中东乃至全球能源、水务、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以此次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创新合作模式,加强沟通对接,共同开拓中东乃至全球市场,在光伏、绿氢绿氨、储能、燃气电站、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投资建设领域实现新突破,为推动中沙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新动力。

解读:经济多样化是沙特‘2030愿景’的重要目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沙特的“2030愿景”高度契合,随着沙特试图通过“2030愿景”计划使其经济实现从能源生产到多元化的转型,中国相关企业将获得受益。

● 中国五冶集团打造“独角兽岛”智慧建造示范工地

独角兽岛项目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是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其中,由中国五冶集团承建的独角兽岛园区六批次项目是区域的地标建筑,也是成都市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近28.15万平方米,业态为超甲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商业等,由N3、N2、N1三栋单体建筑构成,据项目负责人崔刚介绍,根据企业数字化大脑建设要求,项目以成都市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为契机,从BIM深度应用、智能建造、智慧工地平台建设三个维度实施项目数字化建设。

● 中国电建成都院中标水利部数字孪生先行先试项目

中国电建成都院中标数字孪生青衣江(雅安段)建设先行先试实施项目。本项目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青衣江(雅安段)流域的河湖管理数字化场景,以更加准确、科学、合理支撑河长制管理、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等水利业务开展为目的,以支撑“四预”为准则,以数据为基础,完善河湖监管应用、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应用,支持后续河湖监管数字孪生项目实现态势、对策、推演的实现,为四川省智慧水利建设启动先行先试,为“数字孪生流域”相关工作开展研究探索。

 

 

● 宽腾数字智慧医疗影像高端装备整机生产基地在高新区开工

福州高新区重点项目——宽腾数字智慧医疗影像高端装备整机生产基地宣布开工,宽腾数字智慧医疗影像高端装备整机生产基地规划布局研发、实验室、产线等,产品覆盖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通用X线成像设备(GXR)等,具备提供多种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旨在实现医疗影像智慧化、数字化,填补福建省内大型医疗影像装备空白。

● 广州电信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医院网络信息安全、云网基础设施、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信息化应用等领域,充分整合资源,合力探索实践,努力推动建设5G+医疗、互联网+中医药、智慧中医医院等新型服务模式。

● 润达医疗与华为云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普惠AI医疗服务大模型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华为云平台打造面向医疗领域的AI大模型,实现智慧医疗服务。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润达医疗在智慧检验和智慧医疗服务领域深厚的行业经验及服务资源优势,结合华为云在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领先技术、资源和自身数字化转型实践,在智慧医疗、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建设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价值共赢,共同助力智慧医疗领域高质量创新发展。

 

 

● 公牛集团智能照明研发制造项目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

公牛集团智能照明研发制造项目签约仪式在惠州仲恺高新区举行,此次与仲恺签约的公牛集团智能照明研发制造项目位于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项目用地面积约36493平方米,计划投资约6亿元,预计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总额约19亿元。项目拟建设为公牛集团在珠三角的研发中心及智能化工厂,建成后主要开展智能无主灯、各类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安井食品拟投资7亿元新建年产10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

安井食品宣布拟投资约7亿元在四川新建年产10万吨速冻食品(速冻菜肴、速冻火锅料制品等)生产线、仓储中心和综合楼。同日,安井食品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政府签署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公告显示,该项目占地约114亩,位于资阳市雁江医药食品产业园区内,预计2023年12月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总工期为36个月。

● 飞利浦大母婴项目加大投资,产业基地正式落地开工

飞利浦大母婴项目产研基地开工奠基仪式在安徽省滁州市举行。该项目由童音大母婴产业(安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未来将以飞利浦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以母婴产业为核心,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飞利浦大母婴产业园区。

 

 

● 陕煤集团发布西部能源云,阿里云提供技术支持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发布西部能源云,西部能源云将为中国西部能源企业提供设备数据接入、业务数据集成、工业APP运行环境、软件上云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面推动中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据介绍,该平台由阿里云支持建设。2021年,陕煤集团联合七家联合体单位启动“西部能源云”项目,致力于建设面向西部能源化工产业集聚区的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 南网总调与华为签订备忘录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应用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合作,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调度难题,促进数字电网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发展。

● 华为云与贵阳城投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在华为贵安云上屯举行了全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智慧社区、智慧灯杆、智慧公交及停车、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智慧医院、智慧校园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数字贵阳”的建设和发展。

● 广投集团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广西投资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南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商进一步推动广西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双方将联手打造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的产品化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广西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

 

 

 

 

研究报告

 

● 世界银行:2023年6月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报告指出,在全球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全球增长已大幅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的金融压力风险加剧。全球增长预计将从2022年的3.1%放缓至2023年的2.1%。在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将从去年的4.1%下降至今年的2.9%。这些最新预测反映了对全球经济体增长前景的广泛下调。报告显示,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从2022年的2.6%降至今年的0.7%,而且2024年增长仍将保持疲软。美国2023年预计增长1.1%,然后2024年降至0.8%——主要是因为过去一年半大幅加息的影响会再持续一段时间。在欧元区,由于货币政策收紧和能源价格上涨的滞后效应,预计2023年增速将从2022年的3.5%下降至0.4%。报告预计到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反弹至5.6%。2024年和2025年,随着疫情影响淡化,中国增速将分别放缓至4.6%和4.4%。基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复苏刺激政策,今年投资将有所提升。预计因存在闲置资源(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通胀将保持在目标以下。

●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

中国信通院发布《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实现量的合理增长。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1.5%。我国数字经济结构优化促进质的有效提升。2022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与产业数字化规模分别达到9.2万亿元和41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分别为18.3%和81.7%,数字经济的二八比例结构较为稳定。其中,三二一产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44.7%、24.0%和10.5%,同比分别提升1.6、1.2和0.4个百分点,二产渗透率增幅与三产渗透率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形成服务业和工业数字化共同驱动发展的格局。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从整体看,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为1.75,相较2012年提升了0.09,数字经济生产率水平和同比增幅都显著高于整体国民经济生产效率,对国民经济生产效率提升起到支撑、拉动作用。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小幅上升,第二产业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十年间整体呈现先升后降态势,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力量。我国数据生产要素价值进一步释放。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加快建设,破解数据价值释放过程中的系列难题。同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程加快,数据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流通等市场化探索不断涌现。

 

 

 

 

 

 

 

 

 

 

 

 

 
 

 

 

 

 

 

 

 

 

 

 

 

 

 

 

 

 

 

 

 

 

 

 

 

 

 

 

 

 

 

 

 

 

台湾观察

 

经济观察

对外贸易方面:出口年减幅度扩大至-14.06%,连续7个月呈现双位数负成长态势,进口年减幅度仍高达-21.74%。在主要出口产品方面,部分资通产品拉货力道回升,特别在电脑之零附件出口,致使资通讯与视听产品出口年增率上升,然积体电路需求仍疲,令电子零组件出口续呈衰退。受到传产货类终端需求走疲,令基本金属及其制品、塑橡胶及其制品、化学品及纺织品出口年增率续呈双位数衰退;进口方面,订单能见度欠佳,厂商备料需求偏向保守,加以国际原油、塑化及金属等原物料价格走低,令农工原料与消费品进口年减幅度扩大。累计今年1~5月出口较去年同期衰退16.95%,进口衰退18.00%,总计2023年1~5月出超金额为205.03亿美元,衰退8.35%。

 

行业动态

● 高科技-台湾成立“AI大联盟” 朝数位转型挥出第一棒

ChatGPT掀起全球AI热潮,台湾的“AI大联盟(AI.Alliance)”也正式宣布成立,会长由台智云总经理吴汉章担任、副会长由嘉惠集团总裁乔培伟担纲。“AI大联盟”未来将以“使用 x 信赖”、“人才 x 创新”、“商机 x 国际”为主轴,推动AI产业应用,促进基础模型开发群体间合作。

● 高科技-数位转型需求大幅成长,AI带动资料中心投资热

在企业投入转型浪潮下,云端运算的应用更普及。同时疫情后的数位转型持续推动资料中心产业的指数成长,超大规模和边缘运算引领业者投资需求。资料中心市场正面临耗费水资源、电力、生成式AI应用等七大趋势,需要克服重重挑战。从市场面来看,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调查,全球资料中心市场规模在2022年估计为334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修订后的3,515亿美元。在2022~2030年的分析期间以34.2%的複合年成长率成长。GPU的成长是资料中心市场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预期年複合年成长率为32.1%。

● 高科技-研华WISE-IoT导入Open AI,加速智慧制造布局

工业电脑加速拓展AI浪潮,大展“软加硬”实力,IPC龙头厂研华宣布,将Azure OpenAI整合至研华工业物联网云平台WISE-IoT中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iFactory Solution,以加速数位转型和推动智慧制造的未来发展,并期望结合两家企业技术优势,实现扩大产能而不增加工厂的目标,为制造业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 智慧交通-资策会与MIH再创智慧车辆新契机

台湾资策会软体技术研究院与MIH开放电动车联盟(MIH Consortium)共同签署“智慧驾驶软体协同开发”合作备忘录(MOU),以台湾经济部门科专成果之全球首套台湾混合车流街景行车影像训练资料库(Formosa Dataset),赋能AI感知技术能量予感测元件厂与系统整合商,发展智慧驾驶系统与服务,突破车电产业既有框架成为数位转型的典范,是台湾地区智慧车辆与电动车产业朝AI软体协同发展的新里程碑。

● 智慧医疗-鸿海三强联手,建智慧医疗监测照护平台

鸿海宣布与童综合医院、双橡园开发共同签署“智慧医疗联盟与数位健康社区计画”合作意向书,盼整合三方能量,在“台湾数位健康大联盟”基础下以居家为核心,规划智慧社区健康检测站,打造远距健康照护服务模式,实现建构全方位智慧医疗监测照护平台。鸿海指出,三方将以双橡园开发旗下社区为基础,透过建置智慧社区健康检测站,结合鸿海在数位健康领域的高科技运算、云端整合技术,及童综合医院先进医疗设备环境,进行服务量能垂直整合,提供住户从居家到医院的数位化健康社区新生活型态。

● 航空航太-巴黎航展传捷报,汉翔拿下逾30亿元合约

全球航太产业界盛事巴黎航展暌违近 4 年于近日正式开展,汉翔宣布,与来自全球客户进行洽谈,并展出多项複合材料、发动机零组件等,成功与欧洲航空大厂续约 6 年单走道客机零组件案,将进帐逾 30 亿元。另一方面,汉翔也与国际知名发动机大厂、客机制造商等再次签订长期合约,针对多项发动机零组件如压缩段轴承部件、燃烧段结构件和涡轮段支撑部件等,以及客机零组件、複材件等业务深化合作,总计可望挹注营收超过 100 亿元。

 

友商动态

● 西门子与硅品合作,布局3D高阶封装验证工作流程

西门子数位工业宣布,与封测大厂日月光投控旗下硅品精密合作,针对硅品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技术,开发和实作新的3D验证工作流程。西门子数位化工业软体透过新闻稿指出,与硅品合作进行晶片封装组装规划与3D LVS(layout vs. Schematic)组装验证,相关工作流程将运用在硅品的2.5D和扇出型封装产品。

● 西门子数位工业携手ASUS、NVIDIA,以IPC串联IT及OT加速数位转型

西门子数位工业宣布,与ASUS及NVIDIA携手合作,串联IT及OT打造高效智慧产线,带领产业实现智慧物联网的永续数位转型。透过旗下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如工业电脑 (IPC) ,承接AI人工智慧以及Edge边缘运算的应用,让各行各业能在转型数位工厂的历程中,大幅提升效率、生产力、灵活性以及永续力。

 

 

 

 

市场活动

 

 

 

● 达索系统CEO应邀出席国务院总理李强访法中法工商界欢迎晚宴

当地时间6月21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巴黎出席中法工商界晚餐会,与包括达索系统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Charles在内的两国企业领袖们亲切会谈,共商双方在高端制造、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蓝图。达索系统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Charles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见。扎根中国近20年来,达索系统作为全球工业软件龙头企业,秉持着“在中国,为中国,与中国在一起”的使命,致力于加强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深入合作,成为中法合作共进的桥梁与纽带,这正是对李强总理对中法经济合作殷切期望的积极响应。

● 加速“飞行汽车”走进现实,吉利沃飞长空与达索系统签署战略合作

5月29日,吉利沃飞长空与达索系统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的数字化能力,建设端到端的一体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制平台,服务于eVTOL(飞行汽车)等创新产品的研发。吉利沃飞长空、达索系统、上海江达科技的领导与专家代表一行参加了本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吉利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博士表示 :“我们期待与达索系统携手,构建起全新的eVTOL创新研发、制造和持续运营的模式,推动全产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城市智慧立体交通场景的实际落地,打造一个绿色可持续、数字化的立体交通生态圈”。

● 深化产学创新合作,达索系统走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6月6日,“达索系统数字化体验平台校园行”活动走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活动上双方宣布,将在产学合作、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并且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达索系统教育合作部、CATIA品牌及汽车行业的领导专家一行、达索系统教育合作伙伴研索仪器的代表一行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及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双方合作创新,达索系统将为汽车领域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软件与技术支持,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从而推动教育行业更可持续的发展。

● 达索系统精彩亮相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6月9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盛大开幕。达索系统围绕“数字连续性的电池端到端解决方案”设立的展区来访嘉宾络绎不绝,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等有关领导及科学家到访达索系统展台交流。大会第二天,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达索系统专场《数字化赋能锂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圆满举行。与会期间,达索系统进行了川内新能源行业参观走访之旅及战略合作会谈,并与欧阳明高院士及团队、政府领导三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座谈,三方就产学研的数字化深度融合达成了合作意向。

● 达索系统小程序重磅上线,等你来看

我们为达索系统用户量身打造了一个温暖的用户社区。借助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性,方便您更高效地获取最新资讯与活动信息。小程序共有六大功能:线上课程、线下活动、产品方案、客户案例、伙伴招募、了解我们。在最近的一次更新里,我们在“产品方案“中添加了在线研讨会回放功能。

● 一图读懂“GEOVIA“ 发布

GEOVIA是用于地质建模与仿真、矿山勘探及运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品牌。一图读懂同步推出PPT、长图版、PDF版、海报版等多种版本供大家在不同场合里使用。

● 宣传视频“达索系统是做什么的”发布

6月29日达索系统视频号发布。宣传视频深入浅出阐述了达索系统的使命和蓝图。欢迎大家在各个市场活动及公开的PPT中内嵌使用。高清版已上传“资料宝库“。

● 线上线下研讨会精彩纷呈,涵盖多个热点主题

6月回顾

- 6月13日,“船舶行业高附加值船研发解决方案“网络研讨会分享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研发方法和行业实践。

- 6月20日,“大消费品行业高级计划排程APS案例分享“网络研讨会分享了DELMIA Quintiq与Ortems针对快消品的解决方案和案例。

- 6月28日,“探索轮胎配方与材料科学的关键技术“网络研讨会分享了BIOVIA针对轮胎科学配方设计与优化的解决方案。

活动预告

- 7月4-5日,“2023达索系统汽车与交通行业高峰论坛“将在长春拉开帷幕。行业领袖与专家将围绕绿色转型、数智化 、动力电池研制、MBSE、智能网联、云平台、零部件研发、软件赋能汽车架构转型等主题展开精彩分享。

- 7月13-14日,“2023达索系统航空航天及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将在大连盛大召开。13日将围绕”行业新高度“展开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探讨发展趋势及战略规划;14日围绕”赋能新技术“就数字化创新进行精彩分享。

- 7月13日,“2023大中华区基础设施行业年度峰会”将在成都盛大举办,来自建筑、基建、市政、交通、水利、水电、材料、化工、钢铁、核电、大科学装置、矿业等领域的领袖和专家们将齐聚一堂。大会将分为主会场与三个分会场:建筑工程、能源与材料、智慧矿业。

- 7月6日,“企业转型智造论坛工业设备行业专题-烟台站“盛大开启,届时将邀请行业知名企业进行数字化应用的精彩分享。

- 7月4-6日,为期三天的“增材制造技术论坛“将在达索系统成都办公室召开。

- 7月5日,CCUS网络研讨会系列“地质结构仿真助力CO2安全存储“将探索碳中和的行业实践。

- 7月6日,“达索系统面向复杂流程的制造运营解决方案“网络研讨会将聚焦复杂流程制造的特点与MOM应用分享。

 

 

 

 

行业协会

 

● 2023年海上风电船舶产业链发展论坛举行

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展览会(CM2023北京海工展)期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成功举办2023年海上风电船舶产业链发展论坛。来自骨干船企、船级社、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及地方行业协会等单位的2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装备支撑建言献策,旨在共同加速推动我国海上风电船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电池混合动力船舶发展研讨会举办

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电池混合动力船舶发展研讨会”在甘肃天水成功举办。研讨会以“绿色船舶通江达海”为主题,邀请了来自造船企业、船舶动力企业、氢燃料电池企业、锂电池企业、混合动力集成企业、产业链相关企业、船舶动力及电池工业相关研究机构、高校等50余家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会。会议由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协办,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承办。

● 增材制造技术分会2023年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

2023年6月16日,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召开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分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总结了分会近年来各项工作实施情况,讨论并确定了未来的工作计划。本次会议是202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会员服务月活动之一,也是由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等作为主办方召开的“第六届中国 (西安) 国际3D打印大会暨秦创原3D打印高端论坛”的主要活动之一。

● 第二届中国陶瓷增材制造前沿科学家论坛(FAME2023)在武汉举办

由华中科技大学增材制造陶瓷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技术分会共同主办,北京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深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协办的“第二届中国陶瓷增材制造前沿科学家论坛(FAME2023)”在武汉举办。本次大会包括分会场报告63个,涵盖光固化、直写、粘接剂喷射、激光选区烧结等多个陶瓷增材制造的主流工艺,来自全国各地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24家企业、学术期刊在内的超过400名代表参加。

● 中国国际油气勘探技术年会在北京举办

中国国际油气勘探技术年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主办,以“融合前沿技术,突破关键瓶颈,助推‘双碳’目标”为主题。中国国际油气勘探技术年会是我国油气勘探领域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会议设置了主论坛及油气勘探成果最新进展论坛等9个分会场专题论坛及成果展。来自国内外能源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位的领域专家开展约173场主旨报告和专题技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背景下油气勘探技术发展新方向、新趋势,分析机遇挑战,谋划战略布局,探索发展路径。

 

 

 

 

ꄴ上一篇: 无
ꄲ下一篇: 无
日期:2023-07-01 09:00
首页  ꄲ  新闻资讯  ꄲ  达索月刊  ꄲ  达索系统新闻月报_2023年7月刊
  • SOLIDWORKS许可证将于XX天后过期,如何重新激活?

    最近有不少用户反馈,使用SOLIDWORKS一段时间后会弹出SOLIDWORKS许可证将于XX天后过期,如下图

    2025-04-21

  • PDF乱码终结者:SOLIDWORKS工程图导出PDF避坑指南

    您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将SOLIDWORKS工程图导出为PDF后,发现PDF中部分文字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2025-04-14

  • SOLIDWORKS 2025电脑软硬件配置要求

    2025-02-24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关于意普
  • 我们的优势
  • 新闻资讯

产品

  • 3DEXPERIENCE®平台
  • SOLIDWORKS
  • SIMULIA
  • ENOVIA
  • DELMIA
  • CATIA
  • BIOVIA
  • NETVIBES
  • GEOVIA

解决方案

  • 工业设备
  • 航空航天与国防
  • 商业服务
  • 建筑、工程与施工
  • 包装消费品与零售
  • 基础设施、能源与材料
  • 高科技
  • 家居与生活方式
  • 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汽车与交通运输

服务

  • 技术支持
  • 咨询服务
  • 培训服务
  • 实施服务
  • 定制开发
  • 认证考试
  • 资源中心
  • 系统要求

联系我们

  • 在线购买
  • 联系销售部门
  • 产品报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哔哩哔哩

客户经理微信

公 司:意普科技

电 话:400-088-6980

邮 箱:solidworks@3d-ep.com

网 址:www.3d-ep.com

总 部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112号                        绿地中央广场A1-502室

广西办事处: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阳光100城市广场                       3号楼34-2室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联系客户经理

400-088-6980

扫码添加客户经理
了解更多信息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