끠
  • 首页
  • 为何选择我们
  • 产品
  • 解决方案
  • 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意普
    • 我们的优势
    • 新闻资讯
    • 关于意普

      • 公司简介
      • 企业文化
      • 发展历程
      • 合作伙伴
    • 我们的优势

      • 实力认证
      • 技术能力
      • 客户案例
    • 新闻资讯

      • 市场活动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达索月刊
  • 3DEXPERIENCE 平台

    • 3DEXPERIENCE® 产品组合
    • My 3DEXPERIENCE

    设计工具

    • 三维设计 SOLIDWORKS
    • 二维设计 DraftSight
    • 电气设计 Electrical 2D
    • 电气设计 Electrical 3D

    管理协作

    • 产品数据管理 SOLIDWORKS PDM
    • 项目管理 SOLIDWORKS Manage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ENOVIA
    • 大数据挖掘 EXALEAD OnePart

    仿真

    • 力学分析 Simulation
    • 流体分析 Flow Simulation
    • 注塑分析 Plastics

    制造/生产

    • 数控编程 SOLIDWORKS CAM
    • 基于3D模型信息标注 MBD
    • 质量检测 Inspection

    运营管理

    • DELMIAWorks
    • ERP集成开发
    • 无纸化系统

    营销销售

    • 图片动画渲染 Visualize
    • 3D交互式文档动画 Composer
  • 行业

    • 工业设备
    • 能源与材料
    • 高科技
    • 建筑、工程与施工
    • 基础设施、能源与材料
    • 家居与生活方式
    • 汽车与交通运输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生命科学

    客户案例

    • 广东锻压
    • 视源电子
    • 普拉迪
    • 卓诚科技
    • 技术支持
    • 咨询服务
    • 培训服务
    • 实施服务
    • 实施服务
    • 定制开发
    • 认证考试
    • 资源中心
    • 如何购买
    • 联系我们
    • 如何购买

      • 立即购买
      • 在线咨询

达索系统新闻月报_2023年10月刊

 

 

cid:image013.png@01D9F1F5.933F48E0

cid:image003.png@01D87432.778F81B0

cid:image008.png@01D87433.C5DA1EB0

cid:image037.png@01D936EF.28E68560

cid:image002.png@01D87434.C2336860

cid:image010.png@01D87435.4371A680

cid:image007.png@01D87435.A583DA00

cid:image014.png@01D87436.33BA8F30

cid:image019.png@01D87436.33BA8F30

cid:image018.png@01D87436.711BC150

cid:image020.png@01D87436.EF2BA2E0

 

 

 

重大事件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等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审议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听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督查调研情况汇报,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领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活力。

会议听取了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督查调研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对督查调研发现的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紧盯不放,把“问题清单”当成“责任清单”,一项一项抓紧整改落实,举一反三扩大整改成果,适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着力推动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对督查调研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结合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统筹考虑、深入研究,加快推进相关政策出台和工作落实,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解读: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由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在既定目标下,环境的变化带来行动的调整,表现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同时美国针对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打压不断升级,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中国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本次会议针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措施,涵盖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将进一步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宏观经济

 

经济数据

● 2023年1-8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情况

 

 
 
 

 

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281亿元,同比增长7.0%。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33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1%。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7042亿元,同比增长3.2%,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26%。1-8月份,货物出口154667亿元,增长0.8%;8月份,货物出口20384亿元,下降3.2%。

 

财政数据

● 2023年1-8月我国财政收支情况

 

 
 
 

 

1-8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79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127885亿元,同比增长12.9%;非税收入23911亿元,同比下降3.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687亿元,同比增长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2109亿元,同比增长10.3%。

1-8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1382亿元,同比增长3.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2546亿元,同比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8836亿元,同比增长3.3%。

 

 

 

 

政府动态

 

政策规划

国家政策

导读:9月,国家政策重点体现在稳增长方面,延续了8月的政策思路,具体表现为发布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四大行业稳增长方案。政府同时针对多个工业行业发布稳增长方案,这种现象在政府政策发布上是比较少见的,凸显了当前政府对工业行业乃至经济稳增长的重视。

● 工信部等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

政策提出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持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打造一批世界级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探索企业形态和产业模式变革。面向原材料行业,突破先进过程控制、能耗排放优化等,实现高效、安全、绿色生产。面向装备制造业,开展模型驱动研发、数字虚拟中试等,打造敏捷高效的高端装备研制能力。面向消费品行业,探索用户直连制造、分布式制造等,满足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实施供应链风险预警与智能管控,构建韧性强、弹性大的供应体系。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支持企业加快推进技改升级项目实施。2023—2024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具体目标有:力争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到3%以上,到2024年达到8.1万亿元;重点行业呈现规模稳中有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和10个左右千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 工信部等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

政策提出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好现有新能源汽车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研究探索推广区域货运重卡零排放试点,进一步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企业开发更多先进适用车型,充分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稳步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2023年,汽车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2024年,汽车行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产业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 工信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

政策提出推动电力装备“走出去”。统筹推进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等现有海外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标杆项目,形成海外工程品牌。引导企业加强与发展中国家能源领域合作,因地制宜采取贸易、工程承包、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展双方、三方和多方市场合作,推动更多电力领域项目落地。推动电力装备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装备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推动“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在电力装备领域应用。推广远程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电力装备网络化服务化发展。力争2023-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左右。

● 工信部等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政策提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各类基金和社会资本积极性,进一步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有序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讯设备、智能硬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能源资源、用工用地等生产要素保障,积极吸引各方资源,提升有效产能供给能力,力争早投产、早见效,带动全行业投资稳步增长。促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化升级。鼓励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工厂,按照《电子信息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开展绿色工厂评价,推进产业资源利用循环化,大力开发推广具备能源高效利用、污染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功能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面向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光伏产业智能转型升级,支持智能光伏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LED产业升级发展,促进健康照明产品等扩大应用。2023—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2024年,我国手机市场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份额超过25%,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450吉瓦,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上下游贯通发展、协同互促的良好局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

政策提出深化产业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闽台产业合作,提升两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要素保障,支持古雷石化产业基地、宁德动力电池集群等建设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福建企业与在闽台企共建企业合作联盟。支持建设多层次两岸金融市场,创新两岸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推动设立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支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创新升级,加强与新三板合作对接,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闽优质台企在大陆上市,鼓励更多台企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支持两岸时尚创意产业合作,共同培育民族特色品牌。加强科技创新合作。鼓励闽台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在闽台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支持福州、厦门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闽台人才集聚平台。打造海峡两岸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台胞台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政策提出加快矿山升级改造。推动中小型矿山机械化升级改造和大型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灾害严重、高海拔等矿山智能化建设,打造一批自动化、智能化标杆矿山。地下矿山应当建立人员定位、安全监测监控、通信联络、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等系统。新建、改扩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原则上采用充填采矿法,不能采用的应严格论证。中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不得有4个以上生产水平同时采矿。尾矿库应当建立在线安全监测系统,新建四等、五等小型尾矿库应当采用一次性建坝。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强化矿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矿山重大灾害预防与治理研究,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矿山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和机器人研发及应用。实施一批矿山安全类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推进建设矿山安全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

● 工信部:优先开展“元宇宙+工业制造”等行业应用标准研制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提出,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重点加快研制元宇宙术语、参考架构等基础通用标准,元宇宙身份体系、数字内容生成、跨域互操作等关键技术标准,优先开展“元宇宙 + 工业制造”等行业应用标准研制。面向隐私保护、内容监管、数据安全等元宇宙领域中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开展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研究,加强与脑机接口、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技术融合创新。开展工业元宇宙、城市元宇宙、虚拟数字人等应用标准研究,指导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机构和技术组织,面向元宇宙产业的生产方、使用方开展标准宣贯,引导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提升标准应用的有效性。

地方政策

导读:地方政策总体上以扩大内需为主,其中,综合方面的政策有,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湖南省印发《湖南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具体领域主要体现在建筑领域上,政策有:河北省发布《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 广东省印发《广东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政策提出引导各类优质要素向制造业集聚。聚焦关键领域推动一批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项目的优惠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对引进先进重大制造业项目的地级以上市按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打造涵盖天使孵化、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上市培育、并购重组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撬动社会资本为制造业企业扩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制造业投资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完善产业人才保障服务长效机制,提升对产业人才吸引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网络城乡全覆盖,推进千兆宽带进小区和农村光网全覆盖。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建设智慧超算平台。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发展安全可扩展区块链基础设施。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动能源、交通、仓储、水利、环保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转型。聚焦重点学科领域,合理有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 湖南省印发《湖南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提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活动。扩大党政机关及其他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配比,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40%。鼓励旅游客运车、网络预约车、邮政快递车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租赁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绿色交通出行服务。完善城市公共充电服务网络,优化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实现农村地区充电设施有效覆盖,基本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服务网络。鼓励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绿色出行需求。对居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试行分时电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允许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充分评估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财务状况、声誉风险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决策,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探索现房销售试点,优化长沙市限购限贷政策。支持新市民、青年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本人、配偶及双方父母自住住房加装电梯等改造。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清除安全隐患。

● 河北省发布《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

政策提出实施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开展城市危旧住房摸底调查,因地制宜选择改造方式,分类施策实施更新改造。推进既有建筑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绿色低碳建筑创建示范。实施大型公共建筑“平急两用”提升改造,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推动新建设施物联设备与主体设备同步建设使用。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构建城市三维数据底板。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抓好保定、雄安新区试点建设,培育一批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

● 浙江省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政策提出提升市政设施品质。加大城镇路网设施建设,倡导“小街区、密路网”,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进市政管网更新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综合管沟建设。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强化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深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推动城乡污水一体化处理。加快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管网互联互通水平,加强老旧设施检验及更新改造。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道路、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社区、智慧环保等建设,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推进5G网络、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鼓励云算力服务探索实践和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治理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底,打造300个以上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打造15个以上现代化美丽县城(城区)。到2027年底,打造500个以上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所有城镇达到现代化美丽城镇基本要求,所有山区海岛县基本建成现代化美丽县城(城区),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完成。

● 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工业企业以数字化为引领深化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23—2027年)》

政策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成长性规下工业企业均至少开展1次技术改造,累计新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1万个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提高至40%,促进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至92、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50万元/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2年累计下降13%,全市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进一步提高,有力支撑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政府投资

● 1-8月,广东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70亿元

9月20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3年1-8月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2023年广东省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3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1-8月,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70亿元,完成进度77.7%。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建设155个,开工率62%。广州至汕尾铁路、广州市从化至黄埔高速公路(一期)、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等在建项目推进顺利。

● 福建将搭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

福建省将搭建全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福建省依托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平台,指导各地报送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地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等3张项目清单。截至目前,已储备项目403个、总投资2943亿元。其中,国家公开推介项目218个、总投资181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推动福建省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下一步,福建省将围绕交通、清洁能源、水利、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现代设施农业、海洋、绿色等领域,抓紧梳理一批细分行业,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行业新闻

 

 

 

整车

● 2023年8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2.8%。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9.5%。8月,汽车整车出口40.8万辆,同比增长32.1%。新能源汽车出口9万辆,同比增长8.1%。1-8月,汽车整车出口294.1万辆,同比增长61.9%。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

解读:2023年8月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大致呈现以下特点:1、汽车产销同比环比双增长; 2、乘用车产销同比环比双增长;3、商用车产销同比环比双增长;4、新能源产销持续双增长;5、重点企业(集团)增速有所提升;6、重点企业(集团)国内销量同比微降;7、汽车出口同比快速增长;8、经济效益高于制造业总体。

● 安徽省政府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

9月15日,正在德国访问的安徽省委书记韩俊率安徽省经贸友好代表团参访大众汽车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举行会谈,共同见证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加强人才培养等进一步深化合作。

解读:本次合作显示出大众汽车集团对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前景的看好和安徽省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投资布局的重视。

● 总投资20亿元,小鹏汽车新车型项目落户肇庆

9月7日,肇庆市与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新车型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落户肇庆高新区,为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市委书记张爱军、市长许晓雄见证签约。小鹏汽车自2017年落户肇庆以来,建成了小鹏汽车全球首个自建的整车生产基地,正加快打造集数字化、智能化和能源综合利用的生态工厂。根据协议,新车型项目将用于研发推出2款新车型,并投入肇庆基地生产,进而开拓市场、提升销量,推动小鹏汽车肇庆基地持续做大做强。

● 上汽集团公布“出海”计划

上汽MG全球经销商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这是该大会首次在海外举行,来自全球六大洲的200多位经销商共同参与。通过此次大会,上汽集团向经销商们公开了其“出海”计划。据了解,2023年,上汽预计全年海外销量超过120万辆,将实现“规模性盈利”,同时上汽欧洲整车制造基地已启动选址。2024年,MG品牌全球年销量将冲击百万辆大关。至2025年,上汽将在海外投放包括智己LS6在内的14款全新智能电动车型,全面覆盖主流细分市场。至2026年,上汽将陆续新增12条新能源远洋运输船,届时每年新增50万辆以上自营运力。

 

汽车零部件

● 时代电气等10亿成立电驱科技公司

近日,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余康,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电机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时代电气(688187)、株洲电驱动零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西民生电驱新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浩夫尔动力总成国际公司共同持股。

● 东实大洋电驱系统项目项目开工

9月14日,湖北省举行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十堰市分会场,包括东实大洋电驱系统项目等重要项目迎来开工。东实大洋电驱系统项目占地80亩,由东实大洋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计划新建电机生产车间、燃料电池车间及辅助用房2.8万平方米,引进10余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氢燃料电池生产线、商用车电驱生产线、乘用车电驱生产线、控制器生产线,新增测试设备等工艺动力设备。

● 总投资31亿元,长城汽车智能核心部件无锡基地项目动工

长城汽车智能核心部件无锡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一期项目投资13.64亿元,规划用地82亩,主要研发生产空气悬架eas系统和电控减震器edc系统,目标打造结合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绿色智能、低碳环保的现代工厂。项目达产后,将实现110万套eas空气悬架系统、260万套edc电控悬架系统的产能,预计年产值达50亿元。作为长城控股集团核心零部件集团,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下设19个国内外制造工厂,其全资子公司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布局惠山经开区的智能核心部件无锡基地,计划于2024年5月主体完工并投用。项目将整合长城汽车智能驾驶领域资源,持续发力智能悬架的研发,同时助推惠山汽车智能核心部件产业的加速发展。

● 计划投资12亿元,东图智联汽车零部件数字化产业基地项目落地无锡滨湖

9月14日,滨湖区胡埭镇与江苏大东图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落地东图智联汽车零部件数字化产业基地项目。江苏大东图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贯穿生产和运营全生命周期的工业产业数字化平台。此次签约落地的东图智联汽车零部件数字化产业基地项目,将依托产业互联网,数字赋能智能汽车零部件制造,配套打造上下游产业链服务及线上智能销售平台,项目计划投资约1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

 

 

● 民航局:8月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8%

8月份,航空运输市场保持良好恢复态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16.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7.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7%,航空运输总体规模已连续两个月超疫情前水平;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完成旅客运输量6396.4万人次,同比增长98.0%,较2019年同期增长4.5%,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1.2%,国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2.0%;民航货邮运输规模达到63.6万吨,已连续三个月达到“6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26.6%,较2019年同期增长1.1%。8月份,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为9.2小时,环比提升0.1小时,同比提升3.4小时。

● 中国商飞:C929处于初步设计阶段,C919订单数破千

在 2023 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东风透露,C919 已经交付 2 架,订单数达到 1061 架,C929 处于初步设计阶段。贺东风介绍,中国的大飞机在创新中成长和进步,经过 15 年的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 ARJ21 支线客机、C919 中短程窄体客机以及 C929 中远程宽体客机的产品谱系。C919 航程 5555 公里,去年 9 月份取得了中国民航局的型号合格证,交付了首家客户,今年 5 月 28 日实现了商业运营。

解读:我国大飞机产业前期发展相对落后,自主配套体系不完整,自给部分占大飞机总体不到40%,供应链整体存在巨大的国产化空间。在中国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任性与安全的背景下。依托国内巨大的刚性需求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潜力,C919大飞机的国内配套企业将受益于后续本土化的推进。

● 大飞机高原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3年9月8日,大飞机高原研究中心在成都正式揭牌。中国商飞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上飞院院长沈波,四川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敬茂明,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专职副书记任兴文,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雷鸣,双流区委书记欧昭,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徐东毅,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副局长、西藏空管中心主任四郎泽培,西藏航空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博平,成都航空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劲等参加成立大会。大飞机高原研究中心为上飞院直属机构,旨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联合局方、航司、地方政府等,打造高原产品设计、运行、监管和政策支持的生态体系,填补全球高原航空研究领域空白。中心将围绕民机高原市场与政策研究、民机高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民机高原运行技术研究、民机高原审定和运行标准研究、民机高原运行大数据研究五大研究专题开展工作。

● 国内首个无人智能产业数字化生产基地建设启动

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引领无人系统技术及产品创新,航天飞鸿公司联合国内无人系统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上中下游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成立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联盟将围绕无人系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当天,由航天飞鸿公司与北京市延庆区共同打造的国内首个无人智能产业数字化生产基地也正式启动建设工作。基地将满足航天飞鸿公司在无人系统装备研发、批产、试验、培训与售后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巩固该公司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地位。

● 我国开展“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论证

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上,相关航天专家表示,我国正在开展“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论证。“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由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等单位联合提出。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方成教授介绍,根据论证方案,“羲和二号”将争取于2026年前后发射至日地L5点,对太阳进行立体探测。

● 中国民营航天公司首次完成海上火箭发射

中国的星河动力航天完成了海上火箭发射,这是中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开展这样的发射活动。此次发射将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天启星座21星-24星送入预定轨道。它们将成为“天启星座”的组成部分,该星座包括38颗低轨卫星和若干地面站,计划于2024年完成部署运营。这次发射意味着谷神星一号成为中国又一款既能陆地发射也能海上发射的火箭,也是民营公司生产的首款此类火箭。

● 香港航天科技携手EOS,共建航天3D打印创新应用中心

香港航天科技与易欧司光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在香港卫星制造中心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HKATG & EOS(中国)创新应用中心" 达成共识,未来将基于双方自身技术优势,全面整合资源,助力卫星制造3D打印创新应用。双方的主要领导、工程师,3D打印领域专家共同见证了本次签约仪式。此次香港航天科技集团与其联手合作,共同打造航天3D打印创新中心,对刚建造好卫星制造中心基地并拥有了诸多客户合作资源的前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磅的利好,将有望对其卫星制造带来很好的降本增效作用,从而加速其订单转化,及业绩的更好实现。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1-8月,全国新接订单量52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6.5%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9月21日发布数据,1-8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79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接订单量52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6.5%;手持订单量13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8.9%。1-8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68.8%和53.9%。1-8月,中国船舶出口金额161.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在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均分别排第一、二位。

● 招商轮船投资建造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智能VLCC

2023年9月15日,招商轮船与大连造船、中船贸易在深圳签署1艘30.6万吨甲醇双燃料动力智能VLCC建造合同。该船是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VLCC,属大连造船自主研发的最新第八代VLCC船型,总长约333米、船宽60米,应用最新船型设计,综合性能更为优异,能够快速通航马六甲海峡,缩短营运周期,有效提高船舶运营效率。该船采用绿色甲醇燃料作为船舶动力燃料,设计满足最新国际公约、规范和大油运公司要求,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提前达到EEDI第三阶段标准。同时该船将装备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平台、智能液货管控系统(DS-iCargo)等智能应用。本次签约是继PCTC(汽车滚装运输船)船型之后,招商轮船将绿色甲醇燃料推广到VLCC船队的首次突破,是招商轮船全面推进船队绿色化、低碳化的重要里程碑。

解读:智能船舶已成为全球航运业的趋势性发展方向,随着感知、决策、控制等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应用探索,智能船舶正循序渐进地从局部向全船、从外延到内涵应用拓展,技术方向由信息化、辅助决策向数字化、自主操作不断迭代发展。

● 精铟海工携手佛山地方国资打造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园

8月28日,南海区里水镇与佛山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建精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园,打造海洋工程装备全产业链生态圈。精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将建设精铟海工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检验检测中心,在佛山市乃至广东省打造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孵化加速基地,导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共同设立基金,面向孵化加速基地的项目开展投资业务,为加速基地提供产业赋能。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技术研发与创新为核心,专注于重型海洋工程产品和相应的海上技术服务,是全球唯一100%负荷试验检验后交付海工产品的专业制造商,被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等。

● 沪东中华发布舾装集配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数字造船转型升级

为全面提升舾装托盘配套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整体数字化转型升级。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召开舾装配套数字化转型专项发布会,发布公司自主研发的舾装集配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司副总经理罗乐、翁红兵,建模总监周德寿等领导出席,生产管理部、配套部、信息技术研究所、设计管理部相关人员参加。目前,新发布系统已在公司各生产部门、设计院所、投资企业使用,极大促进舾装配套和生产集配计划的精细化管理。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8月挖掘机销量同比下降27.5%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8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3105台,同比下降27.5%,其中国内5669台,同比下降37.7%;出口7436台,同比下降17.2%。2023年1-8月,共销售挖掘机134529台,同比下降24.9%;其中国内61812台,同比下降43.5%;出口72717台,同比增长4.42%。

解读:在高基数背景下,海外市场出口增速放缓,国内市场销售没有明显改善,当前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仍然处于筑底阶段。

● 思源电气功率型储能器件产业基地项目奠基

9月19日,总投资50亿元的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功率型储能器件产业基地项目奠基。思源电气是专业从事电力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服务的国内知名企业。此次奠基的功率型储能器件产业基地项目位于惠山区玉祁街道,计划分两期建设,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等车规级高功率储能器件和系统,一期全面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约50亿元,二期全面达产后年销售额约100亿元。

● 上海电气总投资50亿元项目在海门开建

总投资50亿元的上海电气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已办结施工许可证,正式进场施工。上海电气是海门开发区今年签约的第一个50亿元项目,从项目洽谈到6月中旬正式签约,仅3个多月时间。此次开工的是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17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82万平方米。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8600万元。

● 中联重科全球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开工

9月1日,在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上,中联重科全球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实现“云开工”。中联重科全球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位于中联智慧产业城,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将建设高端装备前沿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应用中心、工程化创新中心、新产品中心,入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六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工程机械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孵化高地、人才聚合高地、开放合作高地。该基地计划2025年底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中联重科全球前沿技术研究和孵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形成一个集研发、创新、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生态圈,成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中坚力量。

● 中联重科中科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2.0正式发布

中联重科中科云谷在长沙举行以“AI领航·智造升级”为主题的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该平台是首个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极致彰显了企业以AI新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的实力。据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是中科云谷基于多年的人工智能技术沉淀和对大模型深入研究,结合工业实际需求,打造的深度融合工业垂类大模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基于统一的IT架构和数据标准沉淀了海量高质量数据和工业知识,平台框架内有近1000多个小模型与大模型有机组合在一起,混合驱动工业AI高效落地运转。

 

 

● 1—7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稳定恢复

1—7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低3.7个和1.5个百分点。7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1—7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8.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降幅深3.4个百分点。7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5.1%。1—7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高1.3个百分点,但比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低1.7个百分点。

● 海尔智家、中国移动研究院、华为签署5G-A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9月1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的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上,海尔智家、中国移动研究院、华为正式签署5G-Advanced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行动计划战略合作MOU(谅解备忘录)。这是三方继今年4月联合产业伙伴共同发布《基于5G-A Passive IoT的海尔全场景物联应用白皮书》后的进一步深化合作。面对行业数字化变革,三方将基于5G-Advanced (5G-A)创新技术突破,构建智能制造物流数字化样板,开展技术融合商用场景的创新,在行业数字化中做到持续全球领先。

● 美的集团“牵手”中建三局,合作开拓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市场

9月6日,美的集团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在美的集团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工程施工建设、智慧建筑与智慧园区、机器人业务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携手开拓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市场。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产品方案共建与研究,积极推进企业服务、低碳能源管理、智慧园区服务、智能工厂、自动化物流园区、物管服务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合作,在项目落地中检验产品方案并持续改进。同时,根据双方产研合作推进情况,协同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

解读:目前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主要反映在规划设计阶段,在施工建造阶段、交付使用阶段、物业管理服务等方面,应该说智能化的程度都还不是很高,此次美的与中建三局的合作,将探索落地更多的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中国建筑行业实现技术升级和迭代。

● 台达电拟14.5亿元在重庆建厂

9月6日,台达电在台交所公告,董事会决议通过兴建重庆一厂,暂估工程总价款约人民币14.5亿元(含税),其他相关事宜待确定后另行公告。

● 总投资30亿!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产线在成都奠基

9月8日,在成都高新西区光显柔谷产业园,辰显光电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生产线奠基仪式顺利举行。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在成都高新区成立,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从事Micro-LED自主研发、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Micro-LED显示领域领导者。此次奠基的生产线位于光谷柔显产业园内,占地面积约53亩,生产线全部采用自主设计,并采用多台“首台套”Micro-LED量产设备。产线建成后将有效推动我国Micro-LED显示技术商业化进程,也将成为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第二产业用电量5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用电量17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55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9%。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0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第二产业用电量395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110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

● 中新建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揭牌

9月1日,中新建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乌鲁木齐举行成立揭牌仪式。中新建电力集团是由兵团国资委、七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揭牌仪式当天,兵团国资委首期出资款人民币10亿元到位。中新建电力集团的成立是兵团党委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力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兵团电力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兵团新型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举措。

解读: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经启动,以做强国有企业为特征的新一轮国资央企重组正在上演。从内容上看,本轮央企及地方国资加速并购重组,其指向和目的均为通过专业化整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影响力。

● 总投资171.5亿元!国家能源集团一示范项目开工

9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开工。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是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已运行多年的世界首套煤制烯烃示范装置基础上实施的升级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71.5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00万吨甲醇、75万吨聚烯烃,并通过与新能源同步规划建设,实现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绿氧深度耦合发展。项目采用先进工艺和节能环保技术,关键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装置能效、水效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行业标杆水平。

● 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常规岛安装开工

2023年9月7日,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常规岛安装正式开工,标志着三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常规岛开始进入安装阶段。中广核三澳核电项目是浙江省首个采用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项目,常规岛安装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工艺系统多、施工技术复杂、质量标准高、大件吊装多等特点。常规岛安装开工后,1号机组主行车安装、凝汽器安装等工作也将陆续启动,为后续汽轮机发电机关键路径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宁松核电装备公司建设项目开工

宁松核电装备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20套核电机组专用设备及150套低氮蒸汽源设备建设项目在义安经开区开工,宁松核电装备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核电成套设备生产及工程技术研发,公司年产20套核电机组专用设备及150套低氮蒸汽源设备建设项目总投资5.1亿元,占地约96亩,建造厂房4.7万余平方米,将购置数控万能平面水切割机、激光切割机、数控龙门铣床等主要生产设备279台套。

● 总投资近80亿!10GW大尺寸光伏组件项目动工

9月8日,大明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金寨经济开发区举行。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汪冬出席仪式并宣布开工,大明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是省、市、县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方大明光福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强企业;该项目计划投资79.2亿元,占地30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占地135亩,投资26.9亿元,建设10GW高效率大尺寸光伏组件生产线10条。

 

 

● 国家统计局: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8%

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6900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投资58425亿元,下降8.0%。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739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5.5%。商品房销售额78158亿元,下降3.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5%。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7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9%。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7116亿元,同比下降12.9%。其中,国内贷款10671亿元,下降12.8%;利用外资35亿元,下降41.6%;自筹资金27195亿元,下降22.9%;定金及预收款30185亿元,下降7.3%;个人按揭贷款15453亿元,下降4.3%。

解读:中央定调趋于积极后,全国多地房地产政策加快优化调整,如近期推出“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房地产政策的持续改善有望从供需两端扭转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偏弱的情况,但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 中建集团与安徽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7日,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郑学选,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兆祥在合肥拜会安徽省委书记韩俊,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双方举行工作会谈,并共同见证中建集团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韩俊表示,近年来,安徽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安徽从内陆腹地变为战略要地,发展新赛道上的新优势更加凸显。中建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与安徽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希望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在交通基础设施、新基建、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绿色建筑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更多标志性金牌工程。安徽将持续创优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

● 中建集团与中国大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2日,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郑学选在北京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举行会谈,并共同见证中建集团与中国大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郑学选表示,中国大唐是我国特大型能源电力企业,与中建集团合作关系良好,双方共同实施了一批能源、市政类项目,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践行了央企使命担当。中建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以本次战略协议签订为契机,深化双方创新合作,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建设、绿色低碳业务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更好服务国家能源事业发展。

● 中国能建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公司总部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总裁让·保罗·普拉茨会谈,围绕深化多领域全方位务实合作,助力全球能源产业清洁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并见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风电、氢能、CCUS等领域,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提高合作水平,打造更多中巴合作示范项目,携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康拓医疗西安研发中心奠基仪式举行

2023年9月1日,西安康拓医疗隆重举办了三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产业与研发基地项目二期工程西安研发中心奠基仪式,西安康拓医疗是一家专注于三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2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目前业务主要涉及神经外科、颌面外科、心胸外科、口腔科等领域,西安康拓医疗三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产业与研发基地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总投资超4亿元,占地面积30余亩,项目主要用于高端三类植入医疗器械生产与研发。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的生产厂房、办公大楼已于2021年建设完成,有效扩大公司现有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能力,极大满足公司高速发展带来的产能扩张需求。

● 普立蒙可吸收高值医疗器械系列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

9月16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可吸收高值医疗器械系列产品产业化基地在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奠基。普立蒙可吸收高值医疗器械系列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占地面积24亩,建设生产基地约38000平方米,研发基地约5000平方米,集自主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为一体,目前,项目已完成施工设计和地面整理,具备了建设条件。

● 洋浦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医疗器械项目开工

麦吉恩海南洋浦年产80万套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医疗器械项目开工。麦吉恩年产80万套高端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制造项目占地40亩,由海南昊凡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主要产品为42.5万套腔镜吻合器、16.2万套管型吻合器、10万套线性切割类吻合器及11.8万套相关产品和配件。项目计划于2024年6月竣工。建成投产后3年内产值可达4亿元。

● 迈瑞医疗携手腾讯探索医疗大模型应用

9月8日,在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迈瑞医疗与腾讯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云计算、医疗大模型等数字技术,携手推进医疗器械产业的数智化升级。迈瑞医疗研发副总裁李新胜、中国区营销总经理赵宇翔,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智慧医疗总经理张国栋分别代表双方团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总投资5亿,欧派家居研发设计中心落户广州

9月8日,白云区广州设计之都二期AB2904031-1号地块成功出让,由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竞得,成交价3.88亿元,未来,欧派家居集团将投资5亿元在该地块建设智能家居研发设计中心,打造设计全链条、服务全过程的旗舰式设计产业价值园区。此外,欧派家居集团还将配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展示中心,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

● 皇氏集团安徽阜阳智慧化乳制品中央工厂及生态智慧牧场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9月8日,皇氏集团阜阳智慧化乳制品中央工厂及生态智慧牧场项目举行开工仪式。皇氏集团安徽阜阳智慧化乳制品中央工厂及生态智慧牧场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华东地区最大、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水牛奶生产基地,这一项目将填补安徽省内空白,同时满足未来江、浙、沪、皖和鄂、豫、鲁七省市的市场需求,为华东乳品市场带来新的繁荣。此项目也是皇氏集团品牌走向全国化的重要里程碑,将加速实现百亿乳企战略目标。

● 昇兴股份:拟投资约10亿元建设西南高端食品饮料包装生产基地项目

昇兴股份9月1日公告,公司拟与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昇兴股份西南高端食品饮料包装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昇兴股份西南高端食品饮料包装生产基地”。本项目是天丝红牛内江灌装生产基地的配套制罐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分期建设,一期项目投资约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亿元。

● 茅台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茅台集团与华为公司在茅台国际大酒店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茅台集团与华为公司将基于各自优势,继续深化茅台云、园区网络等ICT领域的合作,共建茅台智慧园区、白酒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点、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示范案例,打造绿色、低碳、节能的智能制酒标杆基地、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持续优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生态。积极深化企业管理、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 中国钢研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9月4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建立双方在冶金行业全面合作关系。双方一致表示,将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共同开展研发合作,全面建设工业互联人工智能平台,建立冶金行业数据汇聚、分析平台,支撑冶金行业AI和数字孪生业务场景,共同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示范,打造人工智能赋能钢铁流程优化与智能化运行的软硬一体产品与解决方案。

● 中科曙光与中石化物探院战略签约

9月6日,中科曙光与中石化物探院(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在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算力服务、自研软件移植研究、科研项目合作、企业数字化转型定制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推进勘探领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 中材国际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

中材国际与腾讯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腾讯云在5G、云计算、AI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中材国际在建材装备行业的雄厚实力,共同致力于打造品质一流、效率领先、供应可靠、服务优智的端到端标杆。

● 南钢股份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5日,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推动云计算、大数据、AI大模型等技术在钢铁行业落地。

 

 

 

 

研究报告

 

● 2023年Q2国内宏观经济报告

今年初,由于前期积压的部分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我国消费修复的斜率较为陡峭,进入二季度消费修复的斜率开始趋缓。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近四年同期平均增速为4.3%;二季度,近四年同期平均增速已降至3.7%,消费增速可能已回落至新的平台。如果下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年同期平均增速仍维持3.7%的水平,那么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将增长7.9%左右,低于年初的预期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在前几年基数抬升的情况下,累计同比增速可能将有所下降;房地产投资全年可能仍将维持较大负增长,成为拖累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制造业投资虽有一定韧性,但累计同比增速也将处于稳中有降的状态。外需方面,在海外需求总体收缩和去年同期基数抬升的情况下,下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负增长。综合中国出口、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消费增长可能面临的现实情况,我们预计2023年三、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可能分别为4.5%、5.3%左右,下半年GDP增速可能在4.9%左右,全年GDP可能实现5.2%左右增长,可以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 毕马威:2023年中国工业科技企业观察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走向“智造强国”,国家也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作为重点方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与工业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报告提出发展工业科技是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共享繁荣的重要原动力。这也意味着我国长期重视工业化发展,在当前的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工业化发展有了比以往更多的要求。立足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适应新要求的背景下,我国的工业科技逐渐呈现出产业链完整度高、科研和研发能力跃升、数实深度融合,以及规模效应显著提高这四大新特征。并在工业科技发展上展现出五大发展趋势,其中包括科技注重研发,力求关键技术突破创新;规模产业化,产业生态不断丰富;重视增效减碳,争抢绿色发展机遇;构建多方协作网络,攻关共性和底层技术以及加强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能。

解读:科技赋能是“新型工业化”的显著特征,我国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为此实施了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等,这一切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其中,数字科技技术已成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是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 麦肯锡:生成式AI能为全球经济和各行各业带来巨大价值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GenAI每年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至多达7.9万亿美元。GenAI不仅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也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变革机遇。各行各业领先企业已开始积极应用GenAI,并取得成果。从媒体到金融、从医疗到交通,GenAI正成为推动新一轮创新浪潮的核心动力之一。其中,零售和消费品行业、银行业、制药和医疗产品三个行业的价值潜力最大。中国GenAI行业的商业化应用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行业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商业化发展较成熟的优势产业;二是大部分企业尚处于积极探索自身商业模式的早期阶段。在国内,GenAI应用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包括电商、传媒、娱乐和游戏,尤其是数字虚拟人和电商视频营销,而大部分传统行业(如金融、能源、教育等)仍处于小规模试点阶段。中国GenAI企业利用国内垂直场景优势,将GenAI优先应用于商业化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新兴行业中,市场上主流的商业模式包括云资源售卖、模型API调用、SaaS收费、素材收费等,大规模应用GenAI的商业模式仍有待探索。伴随GenAI的蓬勃发展,其产业规模也在高速增长,引来投资者纷纷入局。2022年中国市场收入规模约为人民币660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将达到84%。由此看来,GenAI不仅在为全球经济创造巨大价值,其产业本身也拥有巨大投资机会。

 

 

 

 

市场活动

 

 

 

● 冠宇与达索系统达成战略合作,推动运营管理创新升级

8月30日,冠宇百步MOM项目启动会暨冠宇达索系统战略合作签署仪式在浙江嘉兴举行。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冠宇集团”)达索系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制造运营管理、供应链计划与优化、数字化研发等多领域开展深层合作,全面提升并不断完善冠宇集团的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与运营体系。冠宇集团、达索系统、合作伙伴南京复创等专家领导带领项目组及嘉兴基地的相关团队出席了本次活动。

● 澳优乳业PLM项目启动会圆满召开

8月31日,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PLM项目启动会在湖南长沙澳优食品与营养研究院成功召开。在启动会上,澳优乳业、达索系统和上海毕迪三方项目团队就项目目标、项目计划、实施策略及实施保障等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详尽的规划。澳优选择达索系统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PLM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覆盖“数据协同管理平台”、“研发项目管理平台”、“在线研发业务流程体系”、“产品数据管理中心”、“研发知识库”、“数据安全性管控”等六大业务功能域。澳优通过数字化研发平台建设,搭建全球化研发体系,整合全球业务,实现全面创新升级。

● 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助力李宁集团探索鞋服领域设计

9月1日,李宁集团3DVR项目正式启动,宣布将采用基于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的CATIA软件进行鞋类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的强大功能将为李宁的鞋类设计带来改变,摒弃传统的“画图-改图-建模-打样-二次建模-再打样”的鞋设计开发模式,将“手绘-建模-仿真”无缝衔接,实现运动鞋设计到生产的“一模到底”,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成本。李宁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通过3DVR项目,将鞋类产品推向新的高度。同时,这也是李宁集团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及提升全球竞争力做出的重要投入。

● 走进 「2023 达索系统-本田技研科技日」

9月15日,达索系统携手本田技研,在广州召开3DEXPERIENCE助力本田“构建绿色智能生态”数字化转型科技日活动,本田技研、广汽本田、广本研发、东风本田、本田生产、东本发动机、东本零部件等相关领导同事莅临现场。通过洞察全新的3DEXPERIENCE 创新协同设计给企业带来的价值突破,达索系统期望与本田系中国企业共同探讨汽车数字化转型之道,共筑行业绿色智能生态转型。1981年,本田成为达索系统的第一个汽车行业客户,共同致力于3D设计的创新与变革。时至今日,基于共同的科技创新理念,双方已携手走过42年的旅途。

● 达索系统精彩亮相2023华为全连接大会

达索系统精彩亮相9月20-22日举办的“2023华为全连接大会”。达索系统在承办的IPD2.0转型实践、虚拟孪生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仿真能力建设等专题论坛以及展区上分享了本地和全球的转型实践案例,以及“分子建模与应用“、”基于华为云打造新一代研发体系IPD 2.0“、”数字化仿真体系“、”3D端到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等方案,并在会上重磅发布“罗兰贝格-达索系统中国泛科技企业先进制造白皮书”。

● 达索系统赋能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

近日,2023全球商业创新大会“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举办。达索系统在会上分享了助力中小企业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的真知灼见。中小企业需要消除壁垒协同创新,以平台化、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为方向,基于底层单一数据源的数字连续传递,通过模块化重构快速决策,履行敏捷交付。达索系统通过不断扩大地域覆盖、提供灵活的合作方式和适合中小企业的云端解决方案,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达索系统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细则公布

达索系统一直以来倾心教育领域,3DEXPERIENCE Edu作为达索系统倾心教育结成的硕果。近2年中,达索系统获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项目共计40余项。2023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现已重磅启幕,达索系统将携手各高校,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方针下,结合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各持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与产学合作,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 ALC可持续创新服务故事系列|浙江伊控:传承匠心,驾驭未来

近日亮相的全新高端纯电SUV——智己 LS6备受瞩目,搭载的是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800V碳化硅(SiC)控制器。其仅百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在800V平台的升级中,在量产线上节约高达千万元,模具及人工费用的节省也达到百万余元。与此同时,产品的效率提升了1%,功率密度提升了57%,功率提升了60%。浙江伊控续约了达索系统的ALC可持续创新服务。浙江伊控表示,与达索系统和上海丰赐科技的三方合作,使其获得了先进的设计和仿真工具,以及针对性的软件升级和技术支持。

● 一图读懂“SIMULIA之结构仿真、电磁仿真”发布

SIMULIA结构仿真可以对结构进行力学、热学、声学等多学科计算,辅助于设计方案优化;SIMULIA电磁仿真可以实现从部件、整机、系统、场景的电磁性能的设计分析及优化。一图读懂同步推出PPT、长图版、PDF版、海报版等多种版本供大家在不同场合里使用。

● 一图读懂“SOLIDWORKS 335长期战略合作助力客户持续创新”发布

从企业价值观、企业战略、发展历程、研发投入、产品策略与发展、生态体系、服务体系与核心价值、客户案例与证言等各个方面,全面阐述了335战略合作不仅为客户提供更加卓越的产品,更重视与客户打造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 线上线下研讨会精彩纷呈,涵盖多个热点主题

9月回顾

- “MODSIM”网络研讨会系列火热进行中,往期精彩主题包括:建模仿真一体化、超越仿真驱动的产品开发、需求与系统工程(MBSE)、更快的模型构建加速汽车创新、采用统一建模仿真设计高性能热系统等。

- 9月14日,“基于系统模型的多场景设计协同与管理“网络研讨会阐述了CATIA Magic和TeamworkCloud基于模型设计协同的应用场景。

- 9月19日,“达索系统2023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技术解读“网络研讨会就达索系统在博览会上展示的系列解决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活动预告

- 10月12-13日,“2023达索系统大中华区SIMULIA用户大会”将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隆重召开,报名渠道已经开启。10月12日,安排了“用户大会暨高级技术培训日”,凡参加高级技术培训的嘉宾,均可获得由SIMULIA出具的官方培训证书。与此同时,“论文征集”火爆进行中,您可将SIMULIA的使用心得总结成技术论文,向大会来稿。

- 10月19日, “达索系统数智创新高峰论坛”将在上海闵行宝龙艾美酒店隆重举行,并将设置“智能制造”、“汽车与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供应链”等多个分论坛以及互动展示区。来自汽车、装备制造、能源与电池、生物制药、高科技、消费品等各个行业的专家和优秀企业代表将汇聚一堂,分享真知灼见。

- 10月25-26日,“2023达索系统大中华区GEOVIA技术培训及矿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将在乌鲁木齐康莱德酒店盛大召开。届时,行业协会将解读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并分享未来发展趋势,达索系统矿业团队将带来场景模拟和实操演练,国内外矿业领域专家、学者、用户将在会上共同探讨矿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行业协会

 

● “智能船舶、智慧港口携手同行”——2023智能船舶与智慧港口协同发展论坛在广州举办

以“智能船舶、智慧港口携手同行”为主题的2023智能船舶与智慧港口协同发展论坛于广东广州广交会展馆隆重举办。作为“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港口展览会”的重要部分,本次论坛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主办,广东省港口协会、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智能船舶分会、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AI+海洋科创中心共同协办。 本次论坛通过跨行业、跨领域产学研用合作,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共享,邀请多位行业内外资深专家,围绕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及智慧港口建设等话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汇聚行业资源,多元化、多层次搭建平台。此外本次论坛宣布了内河下一代智能运输船“强链品牌”启动仪式,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舶工业“强链品牌”产品认定办法的基本情况以及申报要求。旨在通过建设内河下一代智能运输船“强链品牌”产品目录,促进内河船转型升级,也促进船舶工业产业链企业的产品品牌建设。

● 第二届图学感知与认知计算论坛在山东泰安举办

第二届图学感知与认知计算论坛在山东泰安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图学学会主办,中国图学学会可视化与认知计算专业委员会承办。论坛邀请了大连理工大学的雷娜教授、浙江大学陈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徐雪妙教授以及四川大学的雷印杰教授作报告。四位嘉宾围绕感知与认知领域进行了报告与探讨,特别对于医学图像分析应用、场景理解、大数据可视分析、跨模态学习等热门研究领域给出了最前沿的模型理解与工作总结。本次论坛吸引了100余名图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硕博生们参加。

● 第九届流体传动与机电一体化国际会议在兰州召开

第九届流体传动与机电一体化国际会议(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Power and Mechatronics,FPM2023)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制造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IEEE联合主办,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液压气动工程技术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德国、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及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42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流体传动与机电一体化国际会议是中国科协认定的最高层次的国际高影响力学术盛会,每4年一届,自1991年至今成功举办9届。本次会议对于推动液气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先进制造技术高峰论坛举办

2023年9月1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的全球制造业峰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活动期间,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先进制造技术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陆大明出席论坛并致辞。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闻迪,世界铸造组织压铸委员会秘书长鲍琳琳,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马仲彬,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昇智等100余来自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商先进制造业发展大计。论坛由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巩亚东教授主持。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23年电力勘测设计行业非传统业务转型发展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在昆明组织召开2023年电力勘测设计行业非传统业务转型发展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主办,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按照会议安排,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及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共计10家单位结合本企业在非传统业务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取得的成绩和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交流发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业务协调部主任赵大明主持。来自40余家会员企业分管非传统业务的领导及非传统业务归口部门负责人等11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中国油气开采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论坛召开

9月8日至9日,中国油气开采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论坛在新疆油田召开。此次论坛围绕“赋能油气开采,助力提质增效”主题,论坛分为主论坛和智能钻井与完井、智能举升与排采、智能分层注采、智能化探索与应用、智能装备与技术5个分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根生、张来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焕泉,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福街,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凤银以及来自石油央企、专业公司、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新疆石油学会5家单位共同承办。论坛还进行了多平台网络视频直播,为与会代表就中国石油开采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深入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

 

 

 

ꄴ上一篇: 无
ꄲ下一篇: 无
日期:2023-10-11 10:16
首页  ꄲ  新闻资讯  ꄲ  达索月刊  ꄲ  达索系统新闻月报_2023年10月刊
  • SOLIDWORKS许可证将于XX天后过期,如何重新激活?

    最近有不少用户反馈,使用SOLIDWORKS一段时间后会弹出SOLIDWORKS许可证将于XX天后过期,如下图

    2025-04-21

  • PDF乱码终结者:SOLIDWORKS工程图导出PDF避坑指南

    您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将SOLIDWORKS工程图导出为PDF后,发现PDF中部分文字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2025-04-14

  • SOLIDWORKS 2025电脑软硬件配置要求

    2025-02-24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关于意普
  • 我们的优势
  • 新闻资讯

产品

  • 3DEXPERIENCE®平台
  • SOLIDWORKS
  • SIMULIA
  • ENOVIA
  • DELMIA
  • CATIA
  • BIOVIA
  • NETVIBES
  • GEOVIA

解决方案

  • 工业设备
  • 航空航天与国防
  • 商业服务
  • 建筑、工程与施工
  • 包装消费品与零售
  • 基础设施、能源与材料
  • 高科技
  • 家居与生活方式
  • 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汽车与交通运输

服务

  • 技术支持
  • 咨询服务
  • 培训服务
  • 实施服务
  • 定制开发
  • 认证考试
  • 资源中心
  • 系统要求

联系我们

  • 在线购买
  • 联系销售部门
  • 产品报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哔哩哔哩

客户经理微信

公 司:意普科技

电 话:400-088-6980

邮 箱:solidworks@3d-ep.com

网 址:www.3d-ep.com

总 部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112号                        绿地中央广场A1-502室

广西办事处: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阳光100城市广场                       3号楼34-2室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联系客户经理

400-088-6980

扫码添加客户经理
了解更多信息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