끠
  • 首页
  • 为何选择我们
  • 产品
  • 解决方案
  • 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意普
    • 我们的优势
    • 新闻资讯
    • 关于意普

      • 公司简介
      • 企业文化
      • 发展历程
      • 合作伙伴
    • 我们的优势

      • 实力认证
      • 技术能力
      • 客户案例
    • 新闻资讯

      • 市场活动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达索月刊
  • 3DEXPERIENCE 平台

    • 3DEXPERIENCE® 产品组合
    • My 3DEXPERIENCE

    设计工具

    • 三维设计 SOLIDWORKS
    • 二维设计 DraftSight
    • 电气设计 Electrical 2D
    • 电气设计 Electrical 3D

    管理协作

    • 产品数据管理 SOLIDWORKS PDM
    • 项目管理 SOLIDWORKS Manage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ENOVIA
    • 大数据挖掘 EXALEAD OnePart

    仿真

    • 力学分析 Simulation
    • 流体分析 Flow Simulation
    • 注塑分析 Plastics

    制造/生产

    • 数控编程 SOLIDWORKS CAM
    • 基于3D模型信息标注 MBD
    • 质量检测 Inspection

    运营管理

    • DELMIAWorks
    • ERP集成开发
    • 无纸化系统

    营销销售

    • 图片动画渲染 Visualize
    • 3D交互式文档动画 Composer
  • 行业

    • 工业设备
    • 能源与材料
    • 高科技
    • 建筑、工程与施工
    • 基础设施、能源与材料
    • 家居与生活方式
    • 汽车与交通运输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生命科学

    客户案例

    • 广东锻压
    • 视源电子
    • 普拉迪
    • 卓诚科技
    • 技术支持
    • 咨询服务
    • 培训服务
    • 实施服务
    • 实施服务
    • 定制开发
    • 认证考试
    • 资源中心
    • 如何购买
    • 联系我们
    • 如何购买

      • 立即购买
      • 在线咨询

达索系统新闻月报_2023年12月刊

 

 

 

 

 

重大事件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讨论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努力,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两国元首欢迎双方团队继续就此讨论。

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同意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两国元首强调在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欢迎两国气候特使近期开展的积极讨论,包括:2020年代国内减排行动,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成功,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以加快具体气候行动。

会谈后,拜登为习近平举行午宴。两国元首就共同关心的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解读:中美元首在会谈中,就跨境反毒合作、重启军事对话和人工智能安全交流取得成果,有利于推动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但双方并未就科技战、关税、台湾等具体议题取得共识,表明中美关系仍存在很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在两国元首会晤后止跌回稳,但因为双方关系中还存在战略性、结构性的矛盾,长期看中美关系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

 

经济数据

● 2023年1-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情况

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40亿元,同比增长6.9%。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7%。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9409亿元,同比增长2.9%,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0%。1-10月份,货物出口195543亿元,增长0.4%。10月份,货物出口19736亿元,下降3.1%。

 

● 2023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154.2亿元,同比下降7.8%,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1—10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7.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0.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汽车制造业增长0.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7%,纺织业下降6.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8.9%,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6.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8.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6.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27.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2.8%。

 

● 2023年10月我国制造业与建筑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0月中国制造业PMI情况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10月中国建筑业PMI情况

10月份,建筑业PMI指数为53.5%,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

 

财政数据

● 2023年1-10月我国财政收支情况

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49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157841亿元,同比增长10.7%;非税收入29653亿元,同比下降3.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870亿元,同比增长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1624亿元,同比增长8.8%。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734亿元,同比增长4.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0271亿元,同比增长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5463亿元,同比增长4.2%。

 

 

 

 

cid:image027.png@01DA2455.11F59C20

政府动态

 

政策规划

国家政策

导读:11月,国家政策围绕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生产力,加快数字化发展。具体表现为,培育新生产力方面有: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快数字化发展方面有: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工作规则和建设指南》。

● 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政策提出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增强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能力,推动云端和边缘端智能协同部署。建设大模型训练数据库,创新数据自动化标注、清洗、使用等方法,扩充高质量的多模态数据。科学布局人形机器人算力,加速大模型训练迭代和产品应用。开发控制人形机器人运动的“小脑”,搭建运动控制算法库,建立网络控制系统架构。面向特定应用场景,构建仿真系统和训练环境,加快技术迭代速度,降低创新成本。支持建设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凝聚产学研各界优势力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推动实施人形机器人创新工程,围绕专用软件、核心部组件、整机及应用示范等重点任务加大投入。

● 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政策提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部署,按照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关于“数字住建”工作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决定在天津等27个地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政策要求推进BIM报建和智能辅助审查。加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选取一批项目,在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等环节采用BIM成果提交和智能辅助审查,完善BIM成果交付和技术审查标准,探索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审批监管创新模式和制度机制。

● 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对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车辆用于运输经营的需满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营资质和运营管理要求。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 工信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工作规则和建设指南》

该政策包括总则、试点要求、申报程序、评审程序、批复程序、跟踪评价程序、附则等七章20条内容,旨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管理工作,发挥先导区试点引领带动效应,促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建设指南》提出,鼓励各地以城市(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单位开展先导区试点建设,为开展先导区试点建设提供了发展政策先导、基础设施先导、行业应用先导、产业生态先导、公共服务先导等五方面16条参考内容。

地方政策

导读:地方政府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同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开辟新赛道方面有: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广东省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内蒙古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加快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江苏省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贵州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山东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重庆市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上海市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政策提出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三大拳头产品。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为目标,提供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地面站、测运控中心、应用终端等自主建设能力。开展液氧甲烷动力、可重复火箭垂直起降、海上平台发射、卫星弹性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攻关。在空间信息领域,新增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应用技术中心、数据共享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以上。到2025年,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动新格局,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示范新场景,引领长三角区域空间信息一体化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

政策提出围绕基础架构、训练算法、调优对齐、推理部署等环节,研发千亿级参数的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形成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完整技术体系。聚焦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等行业创新场景,研发具有多模态数据、知识深度融合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支撑多任务复杂场景行业应用。依托广东优势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将大模型技术融入终端产品,重构系统资源调度和各类应用调用方式,打造新智能化操作系统。支持原始设计制造企业引入大模型技术开发具有人工智能应用功能的产品。支持软件企业加强大模型插件研发,开发融合人工智能应用的商业软件,打造“智慧助手+软件”生态体系。加强技术与经济、社会、科学领域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动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组建行业联盟。通过场景创新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迭代升级,形成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持续创新力,带动提升制造、医疗、教育、金融、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水平。

●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

政策提出全面推进约2亿千瓦在建待建新能源尽早并网,重点包括国家百万千瓦级基地项目第一、二、三批5488万千瓦,乌兰布和、库布其、腾格里沙漠等4个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共4800万千瓦,保障性新能源项目3525万千瓦,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4900万千瓦。立足自治区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持续创新突破。以2022年为基准年,力争2025年实现新能源规模、新能源质量倍增,新能源带动效益倍增,新能源科技创新能力、风光氢储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倍增;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3亿千瓦,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 江苏省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

政策提出到2025年,建设10个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平台载体,引育50个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南京、苏州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领域、关键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虚拟现实、前沿新材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初步形成“10+X”未来产业体系。到2030年,未来产业形成较大规模,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网络、孵化培育链条、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完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引领发展的头部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实现从大到强、从有到优,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到2035年,未来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世界一流企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形成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未来产业体系,未来产业成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江苏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 贵州省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

政策提出2024年起,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除实物保障岗位工作用车、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执法执勤用车及无适配车型等特殊情形外,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或清洁能源汽车。2024年起,各市(州)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90%以上,其中贵阳市达到100%,鼓励全省农村客运车辆采用新能源汽车。全省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出租车(含网约出租车)原则上采用新能源汽车或清洁能源汽车。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达到40%。全省充换电站设施规模、运营质量显著提升,建成充换电站2300座以上,充电桩49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充电桩5万个以上,充电服务能力达到480万千瓦。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健全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 山东省发布《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

政策提出到2025年,推动建设工业母机创新研究平台,建设3家省级及以上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培育建设1-2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母机及关键功能部件中试验证平台、国内外产品对比评价平台,建设高水平数控技术创新体系。冲压技术国际领先优势更加明显,一批高端工业母机主机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到2027年,形成10个以上标志性攻关成果;产业链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点企业工业母机国产化率达到75%左右。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招引世界一流企业布局山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全省工业母机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实现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到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50亿元。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到2027年,济南市、潍坊市产业规模均超过200亿元;枣庄市做大做优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聚链成群优势更加突出,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

● 山东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

政策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创新体系健全、资源要素集聚、链群深度融合、特色错位发展的“3830”集群发展格局,加快培育3个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世界级集群,培育认定8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集群,积极打造3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省级集群。推动集群主导产业产值稳步提升、竞争力影响力逐步扩大,打造动力装备、高端铝业、智能家电等3个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食品等7个超过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海工装备、轨道交通、现代轻纺、生态环保等一批规模达到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 重庆市印发《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

政策提出到2027年,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以下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迈上4万亿元台阶,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至28%,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超800亿元,投入强度提高至2%,有研发机构、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分别提高至40%、60%,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50万元/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至92以上。“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提高至36%、22%,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至40%。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过百亿元和上市工业企业分别增加至5家、50家和100家,实现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四个“倍增”,四类企业分别增加至30家、500家、1.27万家和8.6万家。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制造强省,坚持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措施相结合,坚持降本减负与转型升级相结合,大力推动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措施。该措施提出落实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税收政策、降低医疗保险成本、降低用电成本、强化用电要素保障、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大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等十方面措施。

 

政府投资

● 水利部:1-10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179亿元,完成投资9748亿元

11月17日,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主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度会商,总结2023年1-10月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会商指出,1-10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179亿元,完成投资974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新开工水利项目2.64万个,开工重大水利工程37项,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242.1万人。会商要求,要协调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要扎实做好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组织实施,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用好管好国债资金,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 交通运输部:前10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2万亿元

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10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41亿元。1—10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31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85亿元,同比增长4.1%。综合交通枢纽方面,交通运输部联合财政部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已累计下达120亿元支持两批共25个枢纽城市,推动300个左右货运枢纽项目和100多个集疏运项目建设。公路方面,完成“十四五”规划内204个公路项目的审查,国家公路省际瓶颈路段完工和在建项目达到43个,里程约2170公里,占“十四五”建设任务的77.5%。水运方面,稳步推进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均已开工建设。

 

 

 

 

行业新闻

 

 

 

整车

● 2023年10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9.1万辆和28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3.8%。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1.6万辆和239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和9.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9万辆和9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2%和33.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3.5%。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5.2万辆和7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0.4%。10月,汽车整车出口48.8万辆,同比增长44.2%。新能源汽车出口12.4万辆,同比增长12.8%。1-10月,汽车整车出口392.2万辆,同比增长59.7%。新能源汽车出口99.5万辆,同比增长99.1%。

● 华为与长安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共建智能化开放平台

华为与长安汽车于11月25日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拟共同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根据备忘录内容,该目标公司将由华为设立,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 与智能车灯等。华为将把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注入至目标公司,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在该目标公司的股权比例不超过40%。

解读:该新公司本质上是华为与汽车产业共同解决核心问题,有利于自主品牌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特别是会全面加速整个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

● 广汽埃安长沙工厂启动建设

11月17日,广汽埃安长沙工厂项目在长沙经开区启动建设。广汽埃安长沙工厂是在广汽三菱工厂原址上拆旧改造而来的,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在设备安装、工程改造等方面投入将超过11亿元。该工厂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高,总装车间将由6条主产线和3条分装线构成,7万平方米车间内仅需700多名双班制工人;焊接车间可以说是“黑灯工厂”,仅机器人就将有400多台,还有全面视觉AI应用等。该工厂预计2024年6月量产,首期贡献20万辆/年标准产能,将成为广汽埃安第三智造中心和中部地区超大型综合汽车生产基地。

● 长城汽车全面进军欧洲,已开始研发中心选址

在德国和英国市场之后,长城汽车计划进一步扩展至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和瑞士八个欧洲新市场。目前,长城汽车的海外品牌GWM在欧洲已经启动地产销规划,开始了研发中心选址工作。在德国、英国、爱尔兰、瑞典等欧洲国家,GWM已经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其他市场的合作伙伴的协议也正在筹备中。

 

汽车零部件

● 长安汽车计划明年电池团队规模达3000人,到2030年推出8款自研电芯

11月17日,在2023年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发布电池领域规划。长安汽车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电池产能;首款CTV技术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实现成组效率≥86%。此外,长安汽车电池相关研发人员为1200余人,未来规划投入资金100亿元,2024年电池团队规模达3000人。

● 比亚迪钠离子电池项目落地徐州,计划总投资100亿元

11月18日,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在深圳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座谈,并见证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此次签约的钠离子电池项目,由淮海控股集团与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年产能30GWh,将打造全球最大的微型车钠电系统配套商。弗迪电池有限公司2020年12月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何龙,注册资本5亿元,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

● 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在福山正式开工

11月3日,山东省重点装备制造业项目推进会结束后,烟台市在福山区接续举行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开工活动。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位于烟台市福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由山东重工旗下潍柴动力与比亚迪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联合投资建设,计划打造贯穿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驱总成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560亿元,占地约1700亩,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是潍柴动力与比亚迪战略合作,建设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年产50GWh电池制造能力;二是潍柴动力建设新能源汽车其他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年产50万台扁线电机、40万台电控和5万台电驱总成制造能力。项目共分三期建设,2030年三期建设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 10月民航旅客运输量增长252%

11月20日,中国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2023年10月份主要生产指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10.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8.6%;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5605.2万人,同比增长252%;旅客周转量946.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93.1%。

● 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近年来,随着中星16号、中星19号和中星26号高通量通信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通已初步建成首张完整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未来,中国卫通将推动更大单星容量卫星建设,预计到“十四五”末期,高通量通信卫星总容量将超过500Gbps,届时,将为我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航空、航海、应急、能源、林草等行业及普遍服务用户提供高速的专网通信和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

解读:根据 ITU(国际电联) 规定要求和建议,我国星网约 1.3 万颗卫星预计将于 2034 年前发射完毕,带来产业链预计超千亿市场增量。自 2020 年开始我国正式将卫星列为 " 新基建 " 重要一环,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我国当前低轨卫星数量相对较少,未来我国低轨卫星发射数量有望大规模增加,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将迎来较大发展机遇。

● 中国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取得重大突破

11月2日14时00分,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验证火箭双曲线二号(代号SQX-2Y)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约1分钟后,火箭在目标着陆点平稳精确着陆,火箭状态安全恢复,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属于国内首次开展液体火箭全尺寸一子级的垂直起降与重复使用飞行试验。

● 揽月空间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开工

揽月空间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在湖南湘江新区开工。该项目用地约40亩,计划投资3亿元,重点建设商业卫星反作用飞轮、磁力矩器、智能姿态控制组件等生产线,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前完工。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湖南分院正式揭牌

11月20日,火箭院湖南分院揭牌仪式在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举行。湖南分院是火箭院首次从战略全局视角出发、以分院模式推动区域布局业务运营的重要实践,将填补湖南航天装备总体研发领域空白。湖南分院重点聚焦航天领域新型飞行器、装备综合保障、融合创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四大业务领域,建设标志着火箭院与长沙市的战略合作进入全面落地实施的新阶段,也标志着湖南分院实体运行进入筹备实施阶段。

● 航天工程装备横琴研发中心揭牌

11月17日,广东横琴澳质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业仪式暨航天工程装备横琴研发中心揭幕仪式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举行。澳质研公司是澳门发展及质量研究所全资子公司,是聚焦高端机械工程装备及核心部件研发和市场化的科技企业。在科技部、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及江苏省科技厅的共同资助下,澳质研公司与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智能化多功能固相加工复合系列化装备,具备搅拌摩擦焊接,摩擦堆焊以及基于连续送料的固态增材功能。依托澳质研公司,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同步成立了航天工程装备横琴研发中心。接下来,公司将针对核心工艺、重要功能部件完成前端“0到1”的研发工作,再借助横琴平台优势进行“1到10”的市场化。

 

 

● 1-10月全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2%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1-10月船舶统计数据显示,1-10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45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新接订单量610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3%。截至10月底,手持订单量133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8.1%。1-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7%、67%和54.4%。1-10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211.4亿美元,同比增长21%。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比重为85.7%、94.1%和93.8%。

● 船舶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基地正式揭牌

“船舶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基地”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造船天津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该基地将以“深度融合校企发展,实现共建共赢”为目的,建成集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整合三方及行业最优资源,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人才供给、技术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与推广等良性循环,加速船舶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变。

解读:我国正在推动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同时,船舶制造业智能化成为未来技术变革的重要趋势,船舶建造正朝着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等方向发展。要实现我国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的转变,我国船舶制造业使用机器人势在必行。

● 中远海运重工南京船配船舶动力系统核心部件绿色智慧工厂项目开工

11月20日,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南京船配船舶动力系统核心部件绿色智慧工厂项目开工仪式在南京江宁区举行。南京船配绿色智慧工厂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9亿元,是江苏省南京市重点项目。该项目依托国机互联专业技术优势,采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建造、数字化交付,实现项目建成后的数字化运维,打造多个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国际先进的绿色智慧工厂。

● 华南船机与中东客户签订海洋起重机批量建造合同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华南船机与中东客户签订5座自升式生活辅助平台上配套的10台100吨/200吨海洋起重机批量建造合同。近年来,华南船机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营销上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紧盯海外市场,技术上通过主动创新和模块化设计生产,进一步优化海外产品性能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网点资源,先后为埃及、阿联酋、沙特、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海洋平台、海工船、工程船、起重船等提供定制化海工起重搬运装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 2023年10月挖掘机销售数据统计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10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4584台,同比下降28.9%,其中国内6796台,同比下降40.1%;出口7788台,同比下降14.9%。2023年1-10月,共销售挖掘机163396台,同比下降26%;其中国内74871台,同比下降43%;出口88525台,同比下降1.04%。

● 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机器人创新产业园正式注册,标志着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公司由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大模型等企业共同组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面向未来,打造全球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母平台”,首个大模型+开源运控系统“软件母平台”。围绕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原型、人形机器人通用大模型、运控系统、工具链、开源OS及开发者社区等5项重点任务攻关。

解读:本月,国家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新生产力进行培育,结合近期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AI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人形机器人快速落地,在政策与技术同时发力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 上海电气集团成立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

11月23日,上海电气集团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丘加友,注册资本1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合同能源管理、工程管理服务、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上海电气全资持股。

● 米其林扩建上海工厂

米其林上海工厂改扩建项目二期在闵行开发区正式开工奠基。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占地7万多平方米,致力于打造灵活、绿色、智能的未来工厂,将于2026年底前完成,届时工厂高性能子午线轿车轮胎年产能将提升至950万条。本次开工奠基的项目二期工程计划在一期基础上,进一步分阶段扩大高性能、高价值子午线轿车轮胎产能,同时实现高效、清洁且灵活的生产。

● 中国中车在江苏常州建设新能源产业化基地

中国中车新能源风电传动系统产业化基地奠基仪式在江苏常州举行。该产业化基地占地约200亩,分期建成集数字研发、智能制造、绿色环保、智慧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实现组装试验产线投产,届时可新增年产600台大齿圈、600台行星架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加工能力,新增年产1800台3—12MW风电齿轮传动系统批量生产能力,并全面构建起12—20MW海上风电齿轮传动系统样机研制能力。

● 中国联通携手华为助力长城精工启动商用5G-A柔性产线

中国联通携手华为助力长城汽车子公司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保定自动化技术分公司启动5G-A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柔性产线的商用阶段。在河北保定精工自动化工厂,5G-A设备开始进入汽车顶盖产线。

● 三一集团:将在湖州投资100亿元以上建设三一高空机械全国总部等

11月23日,湖州市与三一集团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百亿级高空机械生产基地及研究院项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三一集团将在湖州市吴兴区投资100亿元以上建设三一高空机械全国总部和三一长三角研究院。

 

 

● 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稳步恢复,行业出口分化明显,生产效益逐步回升,投资平稳增长,地区间营收差异较大。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增速较1—8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低2.6个和0.5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 2023年1-9月家电行业生产情况

2023年1-9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7182.4万台,同比增长13.6%;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19366.2万台,同比增长13.7%;家用洗衣机产量7495.7万台,同比增长21.9%。

解读:今年前9月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明显回升,主要得益于需求拉动,体现为家电出口表现好于预期,同时也有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因素。

● 奥克斯年产3000万台空调压缩机项目落户芜湖,投资50亿元

11月13日,奥克斯年产3000万台空调压缩机项目在芜湖签约。奥克斯集团拟与松下合作,在芜湖经开区城东片区建设年产3000万台空调压缩机项目,同步建设研发中心,总投资约5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600亩。

● 福之日年产200万台空调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天门岳口

天门市岳口镇与安徽福之日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就年产200万台空调生产基地项目落户举行签约仪式,安徽福之日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是重庆盈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家用电器销售与电子产品研发。此次落户的空调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天岳公路东侧,项目一期计划于2024年8月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

● 总投资50亿元, 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用地在东莞成功摘牌

11月27日,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用地成功摘牌。该项目由维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东海路西侧,总投资50亿元,用地约422亩。主要建设智慧终端研发中心、智能设备制造中心、生活配套等。

● 海信乾照江西半导体基地项目落户新建,总投资10亿元

新建区政府与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总投资10亿元的海信乾照江西半导体基地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正式落户新建区。海信乾照江西半导体基地项目位于江西新建经济开发区,规划使用江西乾照光电有限公司现有厂房和土地资源,引进国际领先的MOCVD生产设备,用于生产RGB显示红光芯片、MiniLED、砷化镓太阳电池等高端LED产品。

 

 

●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用电量51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用电量12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7%。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6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第二产业用电量499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用电量13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2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

● 黑龙江省新能源集团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

11月20日,黑龙江省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轶,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一重、佳电股份、黑龙江辰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解读:从黑龙江新能源集团股东阵营看,在五家股东中,有三家是本土企业,三家本土企业联手,透露了黑龙江政府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的决心。

● 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开工

11月17日,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开工。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是中国石化和广东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点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该项目包括炼油转型升级和乙烯提质改造两部分,共建16套生产装置和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 德资负碳材料工厂在赤壁开建,总投资15亿欧元

11月7日,德国碳基科技公司中国总部基地项目在咸宁赤壁开工。该项目由外商直接投资15亿欧元,以竹为主要原料生产负碳材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负碳材料工厂,预计年产负碳材料250万吨,最高每年可固碳300万吨。该负碳材料项目分期实施:一期投资1.5亿欧元,厂区占地约6万平方米,未来将扩大到30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负碳材料生产基地,在塑料、建筑等领域带来生态变革。根据计划,该公司还将建设应用研究院,与中国科研团队一起,共同探索生物碳边界,直至分子、原子,应用范围从生物碳到高科技传质石墨。

● 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三期工程开工

11月25日,全区重大项目推进现场会暨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三期工程开工仪式在钦州举行。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由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近年来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大的工业项目、桂沪两区市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标志成果,也是目前广西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项目总投资近1000亿元。一期工程2021年投产、二期工程2022年投产,三期工程从2023年起陆续开工建设。

● 三一重能拟投资65亿元建设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

2023年11月14日,三一重能发布《三一重能关于对外投资暨开展新业务的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三一吉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即在松原市长岭县投资建设风光氢储氨一体化产业,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电站、输电线路、制氢制醇工厂及储运、储能设施等,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65亿元。公司将于开工后18个月内(不含冬歇期)完成该项目建设。

● 全球最大海上光伏项目--山东东营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开工

由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勘察设计的全球最大海上光伏项目——山东东营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日前在东营广利港正式开工,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也是国内首个GW级海上光伏项目。东营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是山东省2022年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重点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为17.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59.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4.1万吨。

 

 

● 前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3%

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72799亿元,下降8.8%。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8%。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345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国内贷款13117亿元,下降11.0%;利用外资37亿元,下降40.3%;自筹资金34781亿元,下降21.4%;定金及预收款36596亿元,下降10.4%;个人按揭贷款18506亿元,下降7.6%。

● 海南两大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开工,总投资44.64亿元

11月20日,海南控股下属海南机场集团旗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与琼海博鳌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在三亚与琼海分别举行开工仪式。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博鳌机场三期扩建项目是海南自贸港机场群建设的先导性项目,其中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按照可满足全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总投资约29.2亿元,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主要建设内容为12万㎡T3航站楼、7个E类近机位、3.88万㎡停车楼、0.45万㎡站前换乘中心以及配套设施。博鳌机场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重点配套项目,本期按照可满足全年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总投资约15.44亿元,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主要建设内容为3.4万㎡T2航站楼核心区、11万㎡站坪、2.63万㎡站前停车场以及配套设施,打造绿色零碳机场、热带花园机场。

● 中建集团与国家管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2日,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郑学选与国家管网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伟在国家管网集团总部举行会谈,共同见证中建集团与国家管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项目建设施工、市场投资、科技研发应用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 中国电建签约东南亚最大风电项目

中国电建与泰国当地企业签署老挝色贡省1000兆瓦风电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是东南亚最大的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老挝南部,工程主要内容包括设计、采购、施工1000兆瓦风电场,建设电力送出等相关基础设施,年发电量约为24亿千瓦时。项目将通过跨境输电线路向周边国家输送电力,为老挝打造“东南亚蓄电池”、促进中南半岛电力互联互通作出重要贡献。该项目是老挝新能源发展规划的标志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

● 中铁四局南方总部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11月18日,中铁四局南方总部基地项目开工活动在广州市花都区举行,标志着总投资约31.55亿元的中铁四局南方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开工。项目采用集“产+研+游+展+居+学”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以打造高端建筑智能智造总部为核心,将导入智慧创新研发中心、新基建研发中心、投资运营中心、设计咨询中心——“四大中心”,同时承接中铁四局总部部分管理职能,以“总部+研发”为发展动力,以优势产业资源集聚形成总部经济效应,全力打造花都区中轴线北部门户——中铁总部商务区。

 

 

● 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预计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今天发布报告,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预计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市场规模预计达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截至2023年10月底,医疗器械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为837个,较2022年增长38%。

● 莫德纳在中国首个药厂开工建设

11月6日下午,全球制药巨头美国莫德纳公司在中国首个药厂“美德纳中国研发生产总部”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落地上海莘庄工业区,工业用地面积269.58亩,总投资约36亿元人民币,是截至目前全国生物医药领域最大投资额的标杆性外资项目。

● 联邦制药(高栏港)项目奠基开工,总投资30.5亿

11月22日,联邦制药(高栏港)项目奠基仪式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隆重举行。联邦制药(高栏港)项目位于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是一个医用原料药和兽药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0.5亿元,占地面积280亩,其中180亩为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药生产基地,100亩为珠海联邦动保有限公司兽用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约40亿元。

● 紫光云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达成智慧医院战略合作

紫光云公司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紫光股份旗下紫光云公司及新华三集团,将共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智慧健联体、智慧医院、智慧医疗等领域展开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健康数据与医疗数据藩篱,构建覆盖“预防-早筛-诊断-治疗-随访-康复”全流程的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建设区域智慧健康医疗体系(THIS),打通从中心医院、社区医院到家庭医生全链条健康服务瓶颈,建立三级联动区域实体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社区慢病健康服务。

 

 

● 农夫山泉拟在林芝市建设生产基地

林芝市巴宜区人民政府与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书》。按照协议,由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巴宜区尼西村建设农夫山泉生产基地,并将注册成立农夫山泉的控股子公司,这标志着农夫山泉正式落户林芝。

● 粒上皇河北生产基地项目开工 ,总投资6亿元

广州粒上皇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生产基地项目在迁西县经济开发区中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约186亩,项目建成后,可生产板栗、瓜子、花生、红薯等各类产品约60000吨,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粒上皇是一家集绿色休闲食品研发、精细加工、仓储物流及终端零售于一体的连锁品牌。粒上皇深耕板栗及传统零食多年,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安徽。湖南等地拥有直营门店,成为国内板栗行业的一大品牌。

● 大自然家居南康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开工

10月31日,大自然家居南康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大自然家居南康生产基地项目占地450亩,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成,一期实木地板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现已实现50万方年产能。二期强化地板项目(4号厂房)生产效率较传统产线提高了6倍,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

● 东鹏饮料第10大生产基地落子天津

东鹏饮料根据整体经营发展战略规划,拟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人民政府签订《东鹏饮料集团华北区域总部暨天津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在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投资建设东鹏饮料集团华北区域总部暨天津生产基地,项目实施主体为其全资子公司天津东鹏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不低于6亿元。东鹏饮料天津生产基地为公司第10大生产基地,集总部办公、产品生产、销售、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总占地200亩,建设不低于6条生产线,预计新项目投产后年产值预计不低于8亿元。

● 泸州老窖集团与中国联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泸州老窖集团与中国联通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合作、大数据资源合作、云服务及工业互联网合作、全产业链合作,进一步加快泸州老窖在互联网基础设施、5G、物联网等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升级改造速度,全面提升泸州老窖的智慧生产水平,实现双方在主销产品、全产业链的延伸合作。

● 健力宝与中国移动签约5G+智慧工厂项目

“健力宝&中国移动 5G+智慧工厂”项目签约启动仪式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健力宝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大战略下,积极布局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企业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工厂的建设项目。该项目的签约启动,对于健力宝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持续为健力宝的数智化转型注入动力。

 

 

● 南方电网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7日,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能源电力领域、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独特优势,围绕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行业根技术、网络安全、电力通信网、绿色低碳、国际业务、企业文化与管理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

● 中科曙光与钢研新材战略签约

中科曙光与钢研新材(北京钢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钢研集团举行会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材料云计算、材料云平台建设和服务、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

● 港华能源与腾讯云联合发布综合能源云

港华能源与腾讯云联合打造的港华智慧能源生态平台“碳汭星云2.0”升级上线。据了解,该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数据治理、应用集成和复制推广能力,未来有望以综合能源云的方式,助力更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报告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发布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全面展现了一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成就和生动实践。蓝皮书指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293.7万个,IPv6活跃用户达到7.67亿;截至2022年底,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数据产量达到8.1ZB,位居世界第二;数据储存量达724.5EB,占全球数据总储存量的14.4%。202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综合排名中,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四川、天津、湖北10个省(直辖市)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 我国“5G+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11月21日在湖北武汉闭幕。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洞察》报告。《报告》显示,我国“5G+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经达到8000个,覆盖了工业的全部41个大类,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占比超过60%。随着5G网络建设日益完善、5G商用快速推进,5G使用成本也在下降。运营商5G基站采购价格比“5G+工业互联网”发展初期下降53%,5G关键部件成本下降90%。

解读:“5G+工业互联网”在推动数字经济进入快车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45%。作为新型生产力,“5G+工业互联网”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革。

 

 

 

 

 

 

 

cid:image049.png@01DA2455.11F59C20

市场活动

 

 

 

● 达索系统亮相上汽集团技术创新高峰论坛

11月1日-2日,围绕「2023 引领绿色低碳科技,助推三年行动计划」主题,由上汽集团质量和技术管理部、上汽集团培训中心主办的上汽集团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达索系统受邀出席大会,与诸多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领军企业共同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与研讨,话题涵盖智能汽车产业趋势、创新技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网络安全、基础软件等众多领域,共同助力汽车产业创新转型。未来,达索系统将继续与生态圈伙伴合作推动智能汽车和系统工程领域的创新。

● 达索系统走进清华大学

11月2日,达索系统联合亚马逊云科技,携手清华大学iCenter共同举办了“数字融合,智慧赋能”专题研讨会。会议期间,多名行业资深技术专家与大家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分享,共同领略前沿科技动态,为未来教育赋能。清华大学对于人才队伍培养的精益求精与达索系统对于创新和教育的追求不谋而合,达索系统一直将清华大学作为教育行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达索系统一直深耕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为新时代建设打造更多可能性。

● 旭升集团PLM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

11月21日,旭升集团PLM项目启动会在宁波旭升总部正式召开。旭升集团、达索系统、广州瑞德的领导专家以及项目组全体流程所有者、关键用户组长等出席了本次启动会。在启动会之前,旭升集团14个部门负责人/流程所有者签订了项目承诺书,彰显了旭升人对PLM项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旭升从粗放型的企业快速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技术的沉淀,而未来急需要进行规范化、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实现“5+1”的数字化规划目标,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旭升的企业价值,为旭升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行业最优秀的标杆企业奠定基础。

● 2023年达索系统大中华区GEOVIA技术培训及矿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11月8日-9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业联合会和达索系统联合举办的2023年达索系统大中华区GEOVIA技术培训及矿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盛大召开。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业联合会、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组织和企业的领导专家和达索系统一起共探近年来国内外矿业发展趋势和建设数字化矿山的经验心得,并分享了达索系统矿业数字解决方案的应用和创新理念。论坛的前日还举办了GEOVIA技术培训和矿业全景方案讲座,获得了嘉宾如潮的好评。

● 1个目标,2月周期,3场盛会:打造面向未来的零碳航运生态

面对实现零排放运输的巨大压力,行业领先企业正采取相关措施,从高污染船舶转向更智能、更环保的船舶。达索系统将亮相三场船舶盛会,与您分享面向2030年及未来的前瞻性船舶研制新体验:11月22-24日,第五届国际商用及公务船舶展览会;11月29-30日,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12月5-8日,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达索系统与您探讨行业应该如何反思其船舶设计、建造、运营与维护方式,如何通过利益相关方的紧密协作,实现成功开发、创造和集成众多复杂技术。

● 达思索见:汽车行业转型的四大症结,3D体验平台如何对症下药

汽车行业面临转型四大症结,需要从研发的源头改善,达索系统的专家围绕四大话题展开:1. 【基于模型】的研发,用数字化模型保证设计目标的精准性与一致性;2.【数字连续】打通面向订单的设计、校核、工艺、制造等流程,实现高效交付;3. 【数据驱动】拉通不同领域的数据关联,提升设计与研发管理体验;4. 【虚拟孪生】对业务形成一整套数字化的虚拟过程,多快好省地研发生产。

● 线上线下研讨会精彩纷呈,涵盖多个热点主题

11月回顾

- “2023达索系统工业大目标巡展”火热进行中,目前已经抵达包括西安、杭州、青岛、天津、上海、沈阳、深圳、重庆、合肥、大连、桃园等20多个城市。接下来的站点有:12月5日南京站、12月15日长春站、12月15日宁波站。

- 11月21日,“电动汽车线束建模及EMC仿真“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达索系统专家分享了CST电动汽车线束全流程的电磁仿真方案。

- 11月22日,“云端CAE仿真解决方案-基于同一数据源的多物理多学科一体化仿真”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解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何降低仿真复杂度同时大大提升产品开发流程的案例。

- 11月24日,达索系统在无锡举办“中国区第五届DYMOLA User Day”。此次会议采用各行业用户应用经验交流的形式,分享沟通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ica/FMI标准使用、模型重用、多领域建模、系统仿真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 11月30日,新一期“达观点”在线直播,分享“长江设计集团三维配筋系统ReDesigner的研发与应用“,由长江设计集团ReDesigner研发负责人进行精彩分享。

- “达索系统MODSIM网络研讨会系列”火热进行中,迄今已推出六期内容,最近一期为“颠覆性设计:仿真引擎,点燃F1赛车的速度激情”。往期内容包括需求与系统工程、汽车行业模型构建、统一建模仿真设计高性能热系统等内容。

活动预告

- 12月2-3日,东方科软携手达索系统,特别推出“BIOVIA Discovery Studio分子模拟技术在抗体研发领域中的应用”高级培训班,将于达索系统北京办公室盛大启幕,进行为期两天、涉及十大主题的专家精讲。

- 12月5日,达索系统承办的“中法制造业数智化高峰论坛”作为“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重大专场活动,将在南京拉开序幕。活动将分为主论坛和两大分论坛,聚焦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实践,深入探讨制造业数智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 12月6日,“达索系统2023年度泛高科技行业高峰论坛“将在深圳举办。话题覆盖产业升级、产品创新、先进制造、云上协同、工业AI、MBSE、仿真技术等多个热点话题。

- 2024年1月30日下午13:00-16:30,“第四届3DEXPERIENCE建模仿真大会”将以在线直播方式隆重开启,重点关注CATIA、SOLIDWORKS和SIMULIA带来的变更性技术。

 

 

 

 

cid:image050.png@01DA2455.11F59C20

行业协会

 

● 船舶新能源动力技术论坛在烟台举办

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主办,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承办的「船舶新能源动力技术论坛」在山东烟台成功举行,来自行业协会、政府机关、船东、船厂及设计院的一百多名各方嘉宾,集思广益,充分交流,围绕“船舶新能源动力技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并现场观摩了海德威科技集团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运行。本次论坛得到了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 202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年会在郑州召开

202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年会在郑州召开。会议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指导下,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传动》编辑部、《机械强度》编辑部联合主办,由郑机所(郑州)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主承办,由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协办,主支持单位为白鸽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金刚石及制品分会、郑州市机械工程学会、极端服役性能精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机器人行业协会、河南省超硬磨料磨削装备重点实验室等。大会的主题为“智传未来,驱动创新”,吸引了来自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涉及专业领域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相关领域企业、高校、科研单位领导或代表共700余人。

● 第一届全国空间机构学术会议在秦皇岛召开

11月3-5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空间机构分会主办,燕山大学、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一届全国空间机构学术会议在河北秦皇岛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空间机构分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届学术年会,会议以“融合空间机构力量,助推航天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增进空间机构学界相互了解,促进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来自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3家科研院所和42家高校的4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空间机构发展新方向、新思路、新举措。

● 2023中国汽车软件大会于上海举办

11月3日,2023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在上海嘉定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聚软件之力,创数智未来”为主题,共设置了“1场大会论坛+4场主题论坛+5大亮点发布及同期活动”,聚集了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企业领袖、产业链上下游精英、专家学者共计500余人,围绕智慧车联、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汽车操作系统等行业热点、重点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本届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汽协会下属单位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中心、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共同承办,中汽协会软件分会、中汽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协办。

● “绿色、智慧、共享——钢铁新型工业化之路”主题论坛在第六届进博会上举办

11月6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由鞍钢集团主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协办的“绿色、智慧、共享——钢铁新型工业化之路”主题论坛举行,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成旭、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林为论坛致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姜维应邀做《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路径》主旨发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王莹、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同志出席论坛。来自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特诺恩集团、巴西矿冶公司、普锐特冶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领导代表做主旨发言。鞍钢集团全球合作伙伴、国内战略合作伙伴企业负责人,鞍山市、本溪市有关领导,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冶金报等媒体记者,以及鞍钢集团相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等参加论坛。

 

ꄴ上一篇: 无
ꄲ下一篇: 无
日期:2023-12-05 10:47
首页  ꄲ  新闻资讯  ꄲ  达索月刊  ꄲ  达索系统新闻月报_2023年12月刊
  • SOLIDWORKS许可证将于XX天后过期,如何重新激活?

    最近有不少用户反馈,使用SOLIDWORKS一段时间后会弹出SOLIDWORKS许可证将于XX天后过期,如下图

    2025-04-21

  • PDF乱码终结者:SOLIDWORKS工程图导出PDF避坑指南

    您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将SOLIDWORKS工程图导出为PDF后,发现PDF中部分文字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2025-04-14

  • SOLIDWORKS 2025电脑软硬件配置要求

    2025-02-24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关于意普
  • 我们的优势
  • 新闻资讯

产品

  • 3DEXPERIENCE®平台
  • SOLIDWORKS
  • SIMULIA
  • ENOVIA
  • DELMIA
  • CATIA
  • BIOVIA
  • NETVIBES
  • GEOVIA

解决方案

  • 工业设备
  • 航空航天与国防
  • 商业服务
  • 建筑、工程与施工
  • 包装消费品与零售
  • 基础设施、能源与材料
  • 高科技
  • 家居与生活方式
  • 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汽车与交通运输

服务

  • 技术支持
  • 咨询服务
  • 培训服务
  • 实施服务
  • 定制开发
  • 认证考试
  • 资源中心
  • 系统要求

联系我们

  • 在线购买
  • 联系销售部门
  • 产品报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哔哩哔哩

客户经理微信

公 司:意普科技

电 话:400-088-6980

邮 箱:solidworks@3d-ep.com

网 址:www.3d-ep.com

总 部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112号                        绿地中央广场A1-502室

广西办事处:广西柳州市城中区阳光100城市广场                       3号楼34-2室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联系客户经理

400-088-6980

扫码添加客户经理
了解更多信息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